3)105章 陈思苇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的人。”

  这话,陈思苇不好回答,便换了个话题,“你们这个工程,一个月做下来,能拿到多少工钱?”

  “我和老陈能拿四块,他们能拿三块。”厨师指着其中一个人说道。

  陈思苇稍为思考了一下,就知道这两人是这伙厨师的头儿,“那么,那边那些人呢?”

  “他们?跟我们一样啊,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不过,有些娘们儿就要拿得少些了,她们力气小,做不了多少活。”

  “你们……拿到过钱了吗?”

  “姑娘,你说啥话呢,这抗日民主政府,说话最算数了。第一个月的钱,还没开工就发给我们了,这不,到现在已经领了四个月的工钱了!”厨师有些不高兴。

  如果陈思苇知道,这些民工拿到的工资里,有一部分属于他叔叔陈济棠支付的军火款,不知有何感想。

  “哎,师傅,我不只是问问吗,别发火哈。我看你们的伙食开得不错,是天天都这样吃,还是偶尔这样吃?”

  “姑娘,你可能不太明白。我们这不是给别人看,是给自己干啊,如果不能按时完工,我们就领不了钱,既然能领那么多钱,你说,我们有必要去省这点伙食钱吗?吃饱了好干活啊!而且,这些猪肉听说是从广东王陈济棠那边拉过来的活猪,是陈济棠打仗打输了赔给我们根据地的。政府把这些猪一分钱不赚,就卖给了我们。”

  “郁闷。”陈思苇此时就是这个感觉,感情红军这儿在发展,全是叔叔的功劳呢,但看厨师那眉飞色舞的样子,显然是在看叔叔的笑话了。

  “不行,我一定要找到问题和证据,证明叔叔管辖的区域比红军好!”小女子发了一个狠,转身走了。

  “这,谁家姑娘啊,真俊。”一个厨师看着陈思苇远去的背影,突然说了一句。

  “陈###,别乱说。这是大有来头的人。”为首的厨师瞪了那个叫陈###的家伙一眼说道。

  这也是本色!即便抗日民主政府对百姓再好,即便武爱华再有亲民思想,百姓对于有官府背景的人,还是本能地畏惧。几千年的封建压迫,不是说改就改得了的。

  终于,采访团看到几排房子围成的一个院子,院子里正传来阵阵歌声: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哎呀,这是什么歌,这么好听!”一个女记者对音乐颇有爱好,一听就明白了这首歌的魅力。

  “哎呀,亏你还是阿拉上海人哟,连这么出名的歌都不知道!”陈思苇趁机打击一下她的同学。

  “你知道?”那名记者反问道。

  “我不但知道,而且还会唱。这首歌的名字叫《我的中国心》,据说,作词作曲都是那个红军司令呢。”陈思苇说道。

  “嗯,太好了!这次,我们一定要采访到那个红匪……不,那个红军司令。”这个女记者,脑子还没转过弯。

  采访团进了学校,老师接待了记者一行。可是,采访结束的时候,除了两个面色一直比较冷的人以外,其他女记者包括陈思苇在内都感伤地哭了。为神马,因为这是一所孤儿学校,他们的父母要么死于战火,要么死于贫穷和疾病,这些孤儿的来源地五花八门,有福建的,有江西的,更有广东的,甚至还有浙江和湖南的。

  这个,可做不了假,因为这些孩子小的五六岁甚至更小,大的已经十四五岁了,他们的口音是绝对伪装不了的。稍大一点的孩子,还拥有清晰的记忆,家在哪省哪县,甚至连县太爷的名字都记得。

  (从1号到9号,连续三更四更,准备明天改为两更,要存点稿子,以备爆发哈。两更时间:深夜零点过和中午12点过。)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