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38章医国奇方留后用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这些小年轻就要听老夫这『知天命』的……

  不得不说,孔子对于执政者需要『仁德』,是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的,也是整个儒家所存的根基,换句话说,就是儒家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执政者『仁德』的进行治理国家。

  嗯,这仅仅是孔子认为的,儒家存在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合格的执政者。

  因为历史上也已经展现得非常清楚了,孔子的理想化根本就不存在,不管是国君还是儒家子弟,确实也有可称之为『仁德』之人,可绝大多数都和『仁德』没什么关系,只是披着一层外衣在行龌龊之事而已。

  后世一些理论之中,也常常将一个朝代的兴衰归咎于封建帝制,社会腐败,土地兼并等等。这也确实有些道理,但是这些个结论往往是过于简化,以至于在其中有很多东西都被缺失了,被掩盖了。

  比方说为什么在封建王朝开始的时候,建国之初的君王和大臣,明明出身都是下层阶层,也不见得有多么高深的学问,可偏偏就能开邦建国了,而那些朝代之末的皇帝,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了很多经文,可偏偏最后不是所谓的庸庸无碌之徒,就是荒淫残暴之辈?

  这论点要是真成立的话,简直不仅是在扇儒家的脸,更是在孔圣的神像上拉屎啊!

  没系统的学习儒家的人开国了,然后那从小学到大的饱学之士却亡国了……

  关键是儒家子弟还将这一套说辞奉为经典。

  很明显,帝王能力的随机性和现实的规律性之间,是相矛盾的。

  斐潜的这个言论,明显就让这些人有些不适应。

  『敢问诸位,所谓「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当如何解之?』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