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草原来使_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渐渐到了二月底,贾珝的生活依旧平静,并没有受到勋贵子弟进入军中举动的影响。

  只是他前往军营的次数愈发少了,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他是不会出城,每日里一边紧盯着兵库司,一边处理着商会的事情,时不时还要前往东宫给太子朱武城讲解练兵之法,不知天佑帝是怎么想的,竟将编练禁军一事交到了太子朱武城手中,不是头昏,就是自信能拿捏住朱武城。

  这几日不断有消息传来,有好的,也有坏的。

  先是潜伏在鞑靼王庭的南镇抚司密谍传来密报,阿鲁特派了他的儿子前往忽兰忽失温与鞑靼人结盟,并与台吉巴布尔一起伏击了前来偷袭的瓦剌偏师,此战,斩首两万余,无俘虏,仅有数百瓦剌人逃离战场。

  接着南直隶传来了不是太好的消息,根据锦衣卫的情报,东平郡王挫败了一起世家大户的谋逆计划。

  如天佑帝希望的那样,过半当地世家大户被卷入其中,这就给了朝廷借口,可之后坏消息便一个接一个袭来,先是当地民夫不在帮助大军运送粮草,接着商贩也不再售卖东西给大军,更是有巡夜的巡哨遭到袭击,最终发现袭击巡哨的都是一些世家大户的佃农,这让天佑帝十分愤怒,这是一种无语的愤怒,更是一种被人背叛、被人背后捅刀子的愤怒,这也让天佑帝下定了决心,全面清理的旨意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送往了苏州府。

  这意味着,苏杭等地将会迎来一场残酷的屠杀!

  这天上午,从广安门外走来了一队人马,这是鞑靼使者的队伍,由于鞑靼与大明之间还处于敌对状态,天佑帝并没有派礼部高官或鸿胪寺官员前往迎接,只有礼部郎中刘健带领着几名礼部书吏来到广安门迎接长途跋涉而来的鞑靼使团。

  鞑靼使团的主使叫赵胜,是巴彦汗的叔父,他在鞑靼地位颇高,他非常喜欢汉文化,更因此给自己取了个汉人的名字,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没有草原人的粗犷,他外表显得温文尔雅,非常的谦虚,面上总挂着微笑,素养很高,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这些年在他的努力下,鞑靼部落中好些年轻人开始接触汉文化,此次使团中除了副使、几名长老和那些护卫之外,全部都是懂得汉语的年轻人。

  鞑靼使团高调进京,数百人的队伍,数十辆大车在广安门大街上浩浩荡荡进城,引起神京轰动,大街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我上次来神京还是天佑三十五年,这次再来大明,依旧是那样的繁华昌盛。”

  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赵胜不由感慨道。

  刘健笑道:“今年正好赶上春闱,所以京城比往年热闹。”

  “哦?”

  赵胜愣了一下,忙问道:“不知今年会试头名是来自苏杭哪所书院的学子?”

  “都不是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