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节_官商秘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考证,公元前十七世纪西域地区已出现基本的国家形态,并于阿富汗一带的商人进行青金石贸易,此外,于阗国(今中国新疆和田县附近)出产的和田玉也在商朝帝王武丁的坟茔中所发掘,说明当地在前十三世纪就已经有人定居。

  第322章西域之行

  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西域地区开始逐渐繁荣,西域各国利用地处东西方交往要道的地里优势逐渐发展,在西汉管辖下各国的经济文化的道德极大发展。

  西域一带在可考历史中于前五世纪左右形成国家,并开始独立发展。《汉书·西域传》记载当时已有三十余国分布在西域地区,故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国的势力,至汉代,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所管辖范围则已不只三十六国,《汉书·西域传》亦记载在前六年到五年中西域分裂为五十余国,东汉末年,西域各国相互之间不断兼并,至晋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车师等几个大国并起的局面,南北朝时期,西域局势再度变化,新兴的高昌国相继击败西域诸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地跨新疆大部的强国,除少数国家外西域诸国国土西迁,为中亚地区带来了繁荣的文化。

  汉代“西域都护府”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的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西域都护府距库尔勒市一百一十三公里,距轮台县城五十八公里,海拔高度九百九十九米,现已辟为巴音郭楞的一个旅游点,吸收中外游客之多。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六十)在此设西域都护府,名为乌垒城(前名轮台国)是当时汉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当时西域都护由皇帝亲自任命,三年一替(也有延长和缩短的)从未间断,据《汉书》记载:西汉历任都护十八人,其中立传可考的历史上著名的有郑吉、郑宣、甘延寿、段会宗、廉褒、韩立、郭舜、孙健、李崇、但钦等十人,当时轮台国是个城郭之国,都护府直接对其统辖,相当于现在的首府,似乎比其他绿洲城国和游牧行国的权力稍大,轮台王曾多次受皇帝亲召幸朝,汉朝另设置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军事、机构,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以王、侯、将、相、大夫、都尉等官职,他们均受西域都护府的管辖。

  西域从汉武帝刘彻时起属于汉朝,西域三十六国是婼羌、楼兰(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今乌恰县)、莎车、疏勒、尉头、姑墨(今阿克苏县)、温宿(今乌什县)、龟兹(今库车县)、尉犁、危须、焉耆、姑师(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