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楚辞》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扬灵兮未衱,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湘夫人》中唱道:“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湘君与湘夫人同为湘水之神,对他们的爱情的描写中渗入了沅湘之地的风情。《山鬼》一篇演绎了山鬼的爱情世界,“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予慕予兮善窈窕”,这样一个居深山之中的美丽山鬼,却朝夕孤独地与赤豹文狸为伴,眼看着年华老去却不能与思慕之人相见。孑然独立于云雾迷蒙的山间,“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离骚》之所以打动世人,不仅是因为它传达出了屈原的高洁理想,也因为它本身具有浪漫自由的精神。在现实中碰壁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神境,“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吾吾令羲和弭节,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这几句诗中,屈原乘着神兽游走于神界,与神人自由沟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当然是他的想象,但正是这种想象赋予了诗歌无限的浪漫精神。

  人越是受到束缚,越是渴望逍遥自由,而乱世中人尤为渴望逍遥自得。生在战国,苦于人世的离乱,《楚辞》与《庄子》一样表现出一种对逍遥之境的追求。有人统计,“逍遥”一词在《楚辞》中一共出现了90多次。屈原在《离骚》中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的逍遥境界很多时候就表现在这种不受时空限制而“上下求索”的思想活动中。屈原作为一个诗人,不仅关心楚国的命运,也关心整个人类的命运,他思考楚国的出路,也探寻宇宙和人类的奥秘。在《天问》一文里,屈原用1500余字的篇幅一口气问出了170多个问题,从古至今,从天上到地下,从历史到神话传说,无不囊括。全文以四言句为主,间以七言句和杂言,严整之中不失变化。古往今来,天上地下的事纷涌至诗人笔端,一气呵成,圆转活脱,荡气回肠。

  在《楚辞》中,屈原常常流露出彷徨、徘徊的心境。每当处于这种状态时,屈原不是纯粹地表现情绪的苦闷,而总是转向神界寻求出路。“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离骚》)主人公四处远游,却找不到人生归宿,看起来是十分苦恼的,可是在苦恼中还能以逍遥的方式上下求索,便足以使人敬佩。

  虽然对于人生,屈原有太多不如意,但是能够跳出现实,超越古今,自由往来于天地之间,不就是一种逍遥么?

  战国的烽火已经成为历史的烟尘,而《楚辞》以绮丽动人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乱世别样的风采。

  ()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