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书谏逐客令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王亲政的第一年,就处置了嫪毐、吕不韦,把大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想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把朝堂所有的大臣拧成一股绳,全力对外,完成统一大业!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争斗!表面平静的朝堂之下已经暗流涌动。

  不觉间就到了亲政的第二年,某日上朝,熊状奏报国库几近空虚,需要减少宫廷用度开支。

  秦王有些不悦,道:“为何此前未曾听说国库空虚之事?卿刚担任相国就奏报国库空虚?”亲政的秦王刚想做点成绩出来就听闻国库没钱,这让他有些生气!

  “大王,而今正是郑国渠完工之时,花费巨大,此前用于工程的银两只占岁入的十之三四,而今已经达到十之五六,加上这些年军队耗费,已经快要入不敷出了!”

  “岂有此理!一个小小的水渠怎么会花费如此之大?郑国渠刚修建的时候没有算清楚需要花多少钱吗?我大秦岂能被一条水渠所疲敝!”

  中丞冯去疾道:“回大王,开工之前预算修渠花费最多不过占岁入的十分之二!”

  秦王严厉的斥责道:“当初的预算是谁负责的?”

  冯去疾道:“预算都是由当时的相国吕不韦和水工郑国计算的。”

  原来,九年之前是吕不韦决定接受韩人郑国的建议,开始修建郑国渠的。此渠一旦完成,便可以使关中平原变成千里沃野,秦国的粮食产量也将倍增。而当时根据郑国的花费预算最多达到国库岁入的十分之二。没想到一旦开工建设,投入的越来越多,国库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当时吕不韦为相国,虽然工程的之处大大超出了预算,但是考虑到水渠是自己坚持要修的,而且建成后的确会大幅提高岁入,因此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保证水渠的建设,即使是降低官员薪水也在所不惜。他做相国的时候从未在朝堂提起修建水渠耗费巨大一事!

  “如今吕不韦已死,郑国在外监工,如何对质?”秦王问道。

  “臣记得是昌文君引荐的水工郑国,大王可询问昌文君。”冯去疾答道。

  “韩启,你怎么解释?”秦王严厉的问道。

  韩启此时早已心生恐惧,当初韩桓王是拜托他进行“疲秦”之计的,希望秦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修渠之事上,从而停止对韩国的蚕食。韩启因为有夏太后撑腰,当时并没多想,觉得此计对秦韩两国都有好处,便极力向吕不韦吹嘘修建渠的好处。并把水工郑国引荐到秦国。秦国此时又缺乏能够完成水渠的人才,便同意任用郑国进行监工。

  韩启见已经无法隐瞒,便拜倒在地道:“大王恕罪,这都是韩桓王的阴谋,他想以此来疲敝大秦,让秦国无力侵扰东方六国!微臣当时觉得虽然会使大秦几年之内国库紧张,但长期来看是没有害处的,所以并未阻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