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 这永乐盛世,便是国泰民安_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燨谨慎的说道。

  “你说的轻巧,可这又该如何去做?”朱棣气极反笑,“你从哪里给朕找这么多的免费人力?”

  “这不是,有现成的吗?”

  朱高燨抿嘴一笑,说道:“几十万流民,以工代赈,无需朝廷拨下去太多的款子,只需要给这些流民找一个临时的住所,管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会卖了命的给朝廷干活,让这些流民,去修筑朝廷对治灾工程。”

  朱棣愣住了,太子也愣住了。

  还有这种操作?

  换作以往,若是因为天灾多出了大量的流民,朝廷要么开仓放粮,割肉治灾,要么任由流民发展成反贼,然后发兵一举剿灭,一劳永逸。

  只要把转化为反贼的流民全杀了,就不会有流民了。

  如此天诛地灭的残暴行为,却广受皇帝们欢迎。

  因为要想靠国库来养活几十万流民,开销太大了,开仓放粮,却不一定有三成粮食送到流民碗里,而是落在了贪官污吏的腰包,反复无穷,恶性循环,即使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也很难支撑。甚至可能因为救灾,拖垮了一个庞大的国家。

  若是当年名为“朱重八”的放牛娃能吃饱一口饭,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章。

  能吃饱一口饭,哪怕生活过得很苦,又有谁愿意去把脑袋绑在腰上,当那九死一生的反贼?

  然而朱高燨的想法却很鸡贼,以工代赈。

  把让历朝历代皇帝头疼的流民,当成廉价的劳动力。

  如此一来,朝廷工程的人力问题解决了,流民生计的问题也解决了。

  朱棣稍加思索,发现这小子说得很有道理啊!

  以工代赈,这主意是两全法!

  “太子,你还有什么话说吗?”有了朱高燨“以工代赈”的法子撑腰,朱棣理直气壮的看向了太子。

  太子哑口无言,他慢吞吞的说道:“只要不饿着百姓,儿臣便知足了。”

  朱棣心中得意洋洋,对朱高燨微微颔首:“老四,你很不错,今日连出良策,汝当为首功,等良策落实之后,朕必须得好好赏你!”

  朱高燨含笑说道:“儿臣别无所求,但求国泰民安。”

  朱棣闻言心悦,霸气凛然的说道,“何为国泰民安?这永乐盛世,便是国泰民安!”

  永乐盛世,便是国泰民安。

  ……

  太子感激的看了一眼朱高燨,他今日犯了龙颜,朱高燨出面才安抚了朱棣,给他解了围。

  朱高燨注意到太子的目光,没有多说什么。

  他与东宫是盟友关系,正如之前奉天殿上东宫势力为朱高燨站台,有因必有果,今日朱高燨为太子解围,也算是还了他与英国公欠东宫的人情。

  皇帝朱棣乐了,祁王良策,解了山东洪灾的燃眉之急,没耽误他北征的大事。

  太子朱高炽乐了,解决了天灾的烦恼,大明又重新平定了下来。

  祁王朱高燨也乐了,今日他收获最大,为朱棣解决了麻烦,又还了太子的人情,今后祁王府与东宫会更加的紧密,而皇帝也会给予他更大的特权。

  皆大欢喜,唯有一人不高兴了。

  这个是汉王,他今日跟透明人一样被忽视,好不容易逮住了坑害太子的机会,却又被祁王给解了围。

  ……

  事情解决之后,朱棣挥了挥手:“该滚就滚,今天不管饭!”

  “儿臣告退!”

  “儿臣告退!”

  “儿臣告退!”

  三人如蒙大赦,撒腿儿就走。

  忽然,老爷子开口说道:“老四,你留下!”

  朱高燨的身体僵了一下,当做听不见,蹑手蹑脚的想要偷熘。

  老爷子现在叫住他能有什么好事,不如熘之大吉。

  不料朱棣竟然走了过来,一把扯住了朱高燨的后领子往后拽,毫不讲理。

  “皇上!您手轻些,勒的我喘不过气来了!”

  “我错了皇上!”

  “哎幼哎幼!”

  御书房里传来朱高燨的哀嚎声,听到这声音,正在离去的太子和汉王加快了脚步,彷佛身后是洪水勐兽一般。

  大太监汤承站在门前,捂嘴偷笑。

  果然,能治住这祁王爷的,也只有皇上了。

  ……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