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三章 想想知院会怎么做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这个乡却是宝丰镇最偏僻的乡,当地村民别说去县里,就算去镇上都少。

  见到新政,眼瞅夏税要交,乡里地主就与里正动了歪脑筋,隐瞒了取消大量苛捐杂税的消息,催促农民们继续交税,其中不需要缴纳的赋税,几乎全都落入他们的腰包里。

  到七月份,柳永就巡视了不少地方,大多数地方都基本完成了政令下达,农民们兴高采烈,整个州都洋溢在一片热火朝天,欢欣鼓舞当中。

  “当今陛下素以仁德著称,以前是辽国和西夏逼得太苦,以至于冗兵甚重,国家不得不多纳税款以维持兵事,如今范公西败元昊,北破宗真,扬我大宋国威,自该轻徭役,减赋税,与民休息。”

  青山乡山脚下,伪装成山货商人的柳永与信州通判江璩走在河边山道上,他们现在已经走了大半个信州,视察完宝丰镇之后,就要前往贵溪,那里是最后一个点。

  柳永穿着普通的长衣大褂,江璩也是差不多的造型,两个人身边跟着七八个州府衙役组成的卫士,似一个个长随打扮。

  虽然腰间个个鼓鼓囊囊,瞧着怪怪的,但不是懂行的人倒一般真难看出来。

  江璩笑着说道:“太守所言极是,天子仁厚,爱民如子。且柳公亦又何尝不是?此番我们踏遍信州各地,就是为了探访地方百姓是否都已经享受到了朝廷的恩典。”

  “在职一方,就有牧土之责,朝廷看重民生,看重百姓,我等亦不敢懈怠啊。”

  柳永长叹了一口气。

  他们随后沿着崎岖的山路,在向导的带领下,进入了深山。

  便当他们走过一个小山梁的时候,前方却出现一个人影,那是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挑着担子,担子两边各有一个箩筐,箩筐里坐着两个小孩。

  见到柳永一大群人,那个男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就继续闷头往前走。

  看到这一幕,柳永皱起眉头,便以问路为名走过去说道:“这位邑亲,请问前面是青山乡吗?”

  邑亲在宋时差不多就是老乡、乡亲的意思。

  那男人只回了句:“是。”就也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往前行。

  柳永忙道:“邑亲,你这挑着里儿是去哪啊?”

  男人脚下更快了,没有回应。

  柳永见此,便嘱咐左右道:“把他抓起来。”

  顷刻间几个衙役就上去把男人摁住,男人大惊道:“你们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

  “别抓我阿爷,别抓我阿爷!”

  有个小女孩大喊。

  柳永一时愣住,他还以为这男人行迹匆匆,颇为可疑,以为是偷小孩的人贩子。

  没想到他居然真的是这两个小女孩的父亲。

  正准备上去盘问的时候,便在后面,有个女人的声音越来越近,里面还夹杂着呜咽声:“呜呜呜,当家的,伱快回来啊,那是你亲闺女!”

  片刻功夫,道路尽头就连滚带爬,急急忙忙跑出来一个妇人。

  她穿着粗布麻衣,衣服缝缝补补,整个人也是面黄肌瘦,但此时脸上却是哀伤至极,嚎啕大哭。

  见此情形,柳永更糊涂了,只好先让手下把男人放开。

  也就是这功夫,妇人已经到了近前,先扑到两个孩子身边,一把把她们抱住,哭得像个泪人一样说道:“你自己亲闺女也要卖,你还是个人吗?”

  男人也一下子泪崩,哭嚎道:“我能怎么办?今年又要那么多赋税,王管事连家里的锄头都抢走了,不卖她们,今年就要饿死。”

  刹那间,柳永明白了,他脸色凝重地看向旁边江璩,江璩亦是整张脸都阴沉了下来。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抓政绩,抓新政,在这个关口信州若是没有做到位,被御史抓住上报到朝廷,那他们的考核就算是彻底过不了关了。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