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章 要裁军,先建军,做最坏打算。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爆发,让国家左支右绌。

  所以趁着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百姓安居乐业,国内不稳定因素彻底解决的时候,对三冗问题动手,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此时船只尚未靠岸,即便带来了能提升生产力的东西,也要花时间推广下去吧。”

  赵祯为难道:“是不是该缓缓。”

  “不,缓确实要缓,但缓的不是不做事,而是先做一些事情,边提升生产力,边为将来做好铺垫。”

  赵骏对二人说道:“就如同我们能有现在,是先铺垫了打赢了辽国和西夏,老范仗着打了胜仗的威望,才能把考成法和新政推广下去一样,现在做好铺垫,就是为了将来对军队、对冗官和冗费动刀。”

  “什么铺垫?”

  赵祯忙问。

  “要裁减军队,就必须先建立军队!”

  赵骏举起了一根手指头:“第一,我们必须先培养一支绝对忠诚于我们的部队,这支部队数量至少要几万人,而且都是精锐之士,统兵的将领必须常在军营里训练,必须是我们能够信任的人!”

  赵祯顿时沉思起来。

  军队其实一直在他手里,挑选一支数万人的精锐部队并不难。

  从西北军当中抽调就是了。

  但后者就难办了,这严重违背了宋朝将领非战时领兵的要求,恐怕一旦做了,百官们便马上弹劾不止。

  “你有什么想法?”

  赵祯问。

  “老范、张亢、狄青、张玉、折继闵、郭遵、周美、张岊、王信、范恪、杨文广等等,都是能信得过的人。”

  赵骏思索道:“我的想法是,这支部队就放在汴梁,让老范和张亢做主将和副主将,然后老范和张亢作为文官,平时就上朝,训练的时候也要去训练。”

  他继续说道:“比如这支部队是五万人,分成十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一名信得过,能打仗的将领带五千人,将领常驻于营中,防止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问题,保证军队战斗力。”

  “而且这支部队还配备最好的新式武器,比如火炮、燧发枪,正好咱们的燧发枪已经设计投产,加上钢铁源源不断地制造,新的火器装备将马上迎来冷兵器迭代。”

  赵骏看着两个人,目光冷厉地说道:“未来裁军、淘汰老弱、严查吃空饷喝兵血,一旦有人鼓动军队造反,这支部队将迅速出击,平定一切祸患,哪怕辽国和西夏来犯,有一支已经建立起火器的强大军队,也不用担心安全。”

  “这”

  赵祯刹那间就犹豫了起来。

  这一刀果然先砍自己。

  第一个动的就是他的利益啊。

  若是如此,这就意味着这支军队将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虽然名义上肯定还是他下旨,枢密院发兵。

  但那些将领常在军中的话,这些士兵将成为这些将领的私兵。

  到时候一旦这些将领依靠自己平日威望,带士兵造反的话,恐怕又要重蹈五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