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六章 杯酒释冗军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

  在武器装备上火器先供应范仲淹率领的那五万精锐禁军,另外七十五万部队依旧以冷兵器为主,哪怕钢铁产能即将爆发式增长,但也需要时间,哪这么快的速度?

  所以集中优先供应精锐,保证军队战斗力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一番措施,也能解决被淘汰后的几十万士兵的生存问题,同时把原来的军费开支,转变成为了工部的建设开支,变相地削减军费,增加建设费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官员上,强调官员优选优调,政绩出色的优先安排升职和调派,若是政绩不出色,甚至政绩很差,哪怕不贪不占,也得不到升迁,还要记过以及降职、罢官处理。

  在冗费上,缩减政府开支,慢慢削减各级官员的福利,将这部分转移到绩效工资上。并且对皇室支出进行限制,防止出现内务府一个鸡蛋8两白银的情况。

  北宋唯一一点好就是对宗室严格控制,五服内的宗室不准出京城,采取“厚养而不用”的政策,只给予工资俸禄以及封地食邑,不给官职兵权。

  而且南北两宋的国祚都不长,只有一百多年,所以宗室数目不多。到宋仁宗时期,只是经历了赵匡胤、赵光义、赵桓、赵祯四代。

  而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三兄弟,加起来一共24子,60个孙子,227个玄孙,到第四代,整个宗室子嗣只有1062人。

  北宋末年的时候三兄弟的宗室数目都不到一万,金军南下,又大肆残杀宗室,因此南宋末年赵姓宗室人数都不到五万,跟历朝历代的宗室之患比起来,还是差距很大。

  因此赵骏除了提议让外姓大宗正司丞,负责严加管理宗室以外,倒是没有对宗室支出下手,甚至还打算过几年等合适的时机,放开宗室管制,允许宗室中优秀的人才入仕、担任官员之类。

  按照赵骏的计算,目前北宋一年开支能达到八千万贯以上,包括达五千万的军费开支,约一千六百万贯的官员俸禄开支,数百万贯冗费开支。

  然后就是加起来才一千万贯左右的教育、建设、研发、补贴、收购、怃恤等等乱七八糟的花销。

  如果能够把军队从目前大概一百二十多万的在册数量,裁减到八十万人的话,军费开支直接能减少三分之一,冗官和冗费那边再减个几百万贯,一年能节省大概两千万贯左右。

  以汉代王景、明代潘季驯修黄河的花销来算,这笔钱要是投入到黄河治理当中,别说一个黄河,三四个黄河都修好了。

  所以赵骏对于这件事情还是非常看重。

  而为了打消将门的顾虑,赵骏一边向将门传达善意,一边拉着曹家组建了一支海贸船队。

  这支船队自然不是前往北美,而是前往高丽和日本。虽然目前前往日本和高丽的船队余日增多,市场占有率渐渐趋于饱和,但架不住赵骏在日本有人啊。

  从九月份船队组建,到十月份出发,先抵达高丽,再往日本。将船上的货物倾销之后,于十一月底返航,庆历四年一月初就抵达了通州口岸。

  并且由于往来贸易都是硬通货,从日本带回来的硫磺、铜、铁基本上都是朝廷消化,直接出钱购入,所以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曹家出资十余万贯,最后分了二十多万贯,利润达到了一倍。

  除此之外,赵骏还让曹家清理了他们之前直管的部分营兵约四千余人,组建工兵建设军团,把汴梁下游的几个修河工程包给了他们。

  自九月份开工到来年一月份也基本完工,抛去给士兵修河的工钱,这一趟又是七八万贯的净利润收入。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