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堪一击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回击,对着城外同样不断发射炮火。

  双方你来我往,隔着超远距离对轰,哪怕命中率低得可怜。

  可西夏人只要运气好当任何一发炮弹击中北城门,将城门击破,那么他们完全可以顶着城上的炮火,一路冲杀到城里去。

  而就在双方热火朝天之际,在这一片混乱中,谁都没去留意东方十几里外的山坡上,正有一千人的骑兵,正在丘陵山头,远远地眺望着西面浩浩荡荡,仿佛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西夏大军。

  赵骏并没有发明望远镜,事实上赵祯看的历史里,倒有提过关于如何制造玻璃,然后制造望远镜的事情。

  赵祯兴冲冲地去实验。

  结果被打脸。

  TM的。

  他发现有很多历史胡编乱造啊。

  按照里的方法根本没用。

  直到后来又看了一本叫做《三国之谋伐》的才知道缘由。

  原来受限于烧制技术和原材料,中国本土的玻璃烧制方式会让原材料沙子中含有铅与钡,因此烧出来的就是铅钡玻璃,而不是透明的钠钙玻璃。

  很多历史根本不查资料,直接就一拍脑袋写,真实干起来才发现里面有很大问题。

  而根据那本描述,要想烧出钠钙玻璃,就必须要用特殊的办法处理掉沙子里的铅钡,然后才能正常地烧制出钠钙玻璃。

  倒是记载了方法,那就是在制作过程当中加入碳酸钠,也就是苏打即可。

  听上去好像挺简单。

  然而在1861年比利时人欧内斯特·索尔维发明索尔维制碱法,以及后来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侯氏制碱法之前,苏打几乎不可能制造。

  那本当中只是说了主角会制取方法,但具体方式却没有写明,因此赵祯相当难受。

  又错失了一个剽窃创意,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生物学家、农业学家、现代遗传学之父,改革派先锋,大宋世界霸主地位的奠定者,王朝基业的开拓人等一系列称呼,遗憾地要少一个化学家了。

  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曾勇他们就只能通过肉眼远远地观望,他们看到在外围有大量的西夏铁鹞子骑兵游弋,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也是个威胁。

  “走!”

  曾勇挥挥手,身后骑兵们顿时向前疾驰。

  张文武不甘示弱,同样催动马匹。

  一千人的骑兵团分出左右两翼,排列出整齐的队形向前方跑去。

  大概过了几分钟不到,距离城池至少十余里外的铁鹞子斥候兵们迅速发现了他们,登时各种号角、哨声不断。

  有斥候迅速向李元昊汇报,得知只是一千左右的宋国骑兵来袭,他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派出三千铁鹞子重骑兵去拦截即可,目光依旧放在远处的城池。

  由于他的火炮占优势,此时兰州城显然落入下风,就连城楼都被轰塌,上面的守军已是心惊胆战,反击的频率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