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战略目的,具体作战方式和现场布置,还是由狄青自己处理。

  等说完这些注意事项之后,赵骏才最后说道:“汉臣。”

  “知院。”

  狄青认真听着。

  “这些事项注意到位,消灭李朝并不困难。”

  “卑职相信知院。”

  “消灭不难,难的是如何治理。”

  “请知院告知。”

  “很简单,你消灭了李朝之后,可以采取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

  “不错。”

  赵骏点点头:“你此行的目的,是彻底消灭李朝的王室,将他们的社会结构打散,变成各个部落制,扶持当地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上位,打压他们人数较多的民族。”

  “但末将听说那边的情况如大宋一般,只有他们本地安南人,其余人极少。”

  狄青挠挠头。

  他既然要攻打越南,那自然要对那边有所了解,因此这段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

  赵骏笑道:“极少也可以扶持,哪怕是他们本地的安南人,也可以分而治之。如住在海边的,给他们一个新称呼。住在山里的,也可以给个新称呼。反正让他们自己相信自己与其他安南人不同即可。”

  别看越南屁大点地方,以大宋的国力,想吞并轻而易举。但实际上越南易战难治,几乎很难被中原王朝吞并。

  事实上不止是越南,唐宋之时,即便是广西、广东、福建这些很多人以为的中华传统区域,古人治理起来都很困难。

  这种情况直到南宋衣冠南渡,大幅度开发岭南才得到改善,明清的时候,南方沿岸诸省,才算治理好。

  究其原因,第一是越南实在是太偏远,且这个地方又穷又乱。

  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一个地方的叛乱并不可怕,朝廷只需派兵镇压即可。

  但如果这个地方老是叛乱,中央就需要派重兵镇守,且这个地方又穷距离中央又十分遥远,出兵成本极高。

  那么并非核心统治区域的赔钱地方,中原王朝放弃也很正常。

  第二是越南是多民族国家,他们的民族构成跟汉人很像,主体民族京族占据了绝大多数人口。

  其余少数民族比例极少,而且多是边境地区过来的其它国家民族,如汉人、傣族、壮族等等,在民族构建和认同上,京族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

  一旦越南的主要民族进行反抗,那么很容易就带动整个越南的反抗,中央朝廷在当地的统治就会被瓦解,从而无法进行有效治理。

  综合这两点,就是历史上越南虽然多次被纳入我国版图,并且甚至他们也用汉字,会汉语,却始终不能融入中华的缘故。

  而赵骏告诉狄青的办法,那就不得不说提起“大缺大德”的欧洲殖民者了。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