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四章 韩琦改性,稳健为主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否支持连任。

  虽然到现在为止最初的三相三参都继续连任了,甚至按照官家那比较念旧的思想,蔡齐和宋绶很大可能还是会打破知院制定的规则,继续连任下去。

  但这并不妨碍政制院已经出现了极大的人员空缺。

  按照上一届十二人的规模来看,这一次至少也要增补三人,那么财政部、传统六部、教育部、谏台、御史台等一级机构的主官,就能顺理成章了。

  这也算是如今的官场升迁规则秩序,即你如果想当一级机构的主官,就必须经历过各类二级三级机构。

  而要想入政制院,就必须担任一级机构的主官,兼任政制院候补同知才可以。

  那些像民政部、税务部、农业部、自然资源部、交通部、进奏院、统计部、交子部、地质部、外交部等二级机构,就不可能直接跳过这一层进政制院。

  若是以前韩琦肯定没机会,因为以前的大理寺和审刑院,也就是监察院的前身都是二级机构,权重稍微低一点。

  后来赵骏提高了开封府的权重,顺便也把大理寺和监察院提了上来,如此包括开封府在内,这些机构全都变成了一级机构,主官都加候补同知衔。

  如此一来,韩琦就有机会了。

  可韩瑞一番话显然让他抛之脑后,好像一点都没有想法,这让韩瑞更急了,又说道:“十一兄,你就不想更进一步?入政制院为宰相?”

  “呼。”

  韩琦长呼了一口气,扭过头看了眼自己这堂弟。

  他在自己家里排老六,头上有五个哥哥,不过在家族排序当中排十一,所以他与自己这个排名十四的弟弟感情还是很好。

  只是可惜了。

  自己这个弟弟空有三十多岁的年纪,政治智慧却差了自己不止一筹,否则的话,又怎么为官多年,还是一州从七品军事判官呢?

  想到这里,韩琦摇摇头道:“我确实想更进一步,但我思来想去,很可能并不是现在。”

  “为何?”

  “我今年不过三十九岁,担任监察院知院就已经很是不易,你觉得我还能如此轻易进政制院吗?”

  “这”

  韩瑞一时语塞,随后又道:“有志不在年高,当年寇公三十二岁为参知政事,四十一岁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一兄之才,不比寇公差。”

  “呵呵。”

  韩琦笑了笑,随后说道:“那你觉得为何独独是我经略西北?”

  “那自然是官家看重。”

  “不,这恰恰说明我很难进政制院了。”

  “为何?”

  韩瑞十分不解。

  韩琦解释道:“战事并非一日两日就能平定,西北偏远,光行军打仗都可能数月之久,何论赵元昊并非蠢夫,站着不动任伱打,一旦旷日持久,恐怕政制院早就已经改选结束。”

  “这”

  韩瑞一时又愣住,随后颓然说道:“那看来今年是不得进了。”

  “倒也未必。”

  “十一兄难道?”

  “宰相谁不想当?何况还是政制院同知这般大权在握的宰相,我自然也有此心。”

  韩琦抬起头看向韩瑞,轻笑着说道:“只是十四弟,有的时候,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这个道理你要明白。”

  “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

  韩瑞一头雾水。

  啥意思?

  韩琦笑笑没有说话。

  其实他的家族通过联姻的方式,与王曾家族、吕夷简家族、贾昌朝家族早就已经是儿女亲家。

  比如韩琦的长子娶了吕夷简的孙女,同母兄韩璩的独子则娶了王曾的孙女,早逝的长兄次子娶的是贾昌朝的堂兄弟贾昌符的女儿。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