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五章 防守反击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胜之。”

  “要是这么容易就好了。”

  范仲淹笑了笑,把肩头的白发拂去,随后指着桌案上的舆图说道:“黑夜会缩减我们与辽人在野战方面的优势,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很严重。”

  “什么问题?”

  众人不解。

  “我们的寨墙毕竟不能与辽人的城墙相比,白天还不算什么,到了夜晚如果他们偷偷运火炮到营地附近呢?”

  范仲淹反问。

  这句话顿时让众人升起一股冷意。

  辽国可不像西夏,举国之力也才那几百门炮而已。

  作为国力雄厚的大国,辽国在幽燕之地的火炮数量非常多,至少有一两千门以上。

  虽然不及大宋,可这个数量也足以应付和大宋之间的国家级别战争了。

  若是辽国把大炮运到野外来,他们的寨墙可抵挡不住轰击。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要把营垒放在此地,而非良乡城外了吧。”

  范仲淹见众人表情凝重,这才说道:“所幸辽人并无野战炮,不然后果就不敢设想,现在我们包围辽国城池,需要的是张弛有度,万不可心存侥幸,不能大意。”

  “是。”

  众人连忙应下。

  范仲淹就又道:“传我军令,待驱赶走附近的辽军之后,各营必须即刻派出斥候四处查探,小心敌人趁夜搬运火炮。”

  “是。”

  众人又再次应下。

  范仲淹下达军令之后,就再次伏在案上开始书写些什么。

  营外的枪声和手榴弹声音渐渐平息。

  等到接近天亮的时候,宋军果然在营外约三公里处发现了辽国的运送火炮的队伍。

  也是亏得宋军发现得早,若是让辽军顺利布置好火炮,怕是营寨就危险了。

  清晨时分,一夜未睡的范仲淹总算是走出了营帐,恰好提举常平司田佑从外面走了过来跟他说道:“相公,新一批的粮草到了。”

  “嗯,这封信你差人送去代州,让河东路转运使张尧佐即刻去办。”

  “是。”

  田佑应下,随即看向天空道:“最近天气变得阴沉了起来,怕是会下大雨。”

  范仲淹也抬起头看了一下天际,十月下旬的幽燕之地已经入冬,万物枯寂,远处的燕山山脉正被笼罩在阴云当中。

  虽然没有下雪,也没有下雨。但大地枯黄一片,在凌厉呼啸的北风当中,军旗招展,草屑、落叶四处乱飞,似乎在告诉地上的人们——凛冬来了。

  “下雨对我们确实不利,所以要速战速决了。”

  范仲淹眺目看向东方,目光越过析津,越过蓟州,越过营州,最终投向了榆关。

  那是狄青大军所在的方向。

  如果再这样继续打下去,宋军取得胜利肯定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因为辽军也就这三板斧,只要处理好他们的夜袭,步步紧逼,把良乡包围起来,城里的辽军就是待宰的羔羊。

  但这样做就是围城战了,会耗费很久。汉末时期,袁绍包围东武阳足足一年才杀死臧洪。唐中期睢阳之战叛军包围睢阳长达十个月才最终破城。

  如果辽军死命坚守,不肯出来与他们野战,那谁也不知道辽军城内有多少粮食,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要打到什么时候。

  所以要想快速获得胜利,便只能用奇招。

  这奇招,便是狄青。

  十月中旬,榆关城上,轰鸣的炮火退去之后,就只剩下城上宋军粗重的喘息声音。

  这是狄青抵达榆关后的第六日。

  在这初冬时节,宋军穿着厚实的棉衣,脸上汗如雨下。

  很多人身上都凉飕飕的,汗水落下没多久就又被冷却凝固,与棉衣黏在一起,散发着难闻的臭味。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