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二章 军械滞销,第一条铁路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室的股份。赵祯的内帑收入,就主要来源于这些国营公司的利润。

  一道手令送去了江浙,交由大宋海洋贸易国际公司。

  他沉吟片刻,目光又看向大理、高丽和越朝,对众人说道:“那就先找咱们的小弟吸波血吧,等撑过了灭西夏,南洋的利益也就上来了,到时候自然就有钱去收复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让我们赚得盆满钵满。”

  赵骏叹息道:“这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东亚老大哥帮衬老小弟的优秀典范,难道这不是一段佳话吗?”

  “他们在太平兴国年间派商船来过,距离才过去不到七八十年,应该变化不大吧。”

  赵骏说道:“麻逸国产粮、产矿,而且非常适合种植橡胶,以后应该成为我大宋的粮仓、矿山、橡胶园,早点布局不是坏事,至于打仗嘛。”

  所有人脸色一滞。

  “至于高丽嘛,听说北面的女真时常犯边,我们大宋天兵虽然强大,可也不能时时刻刻驻扎在他们高丽,要想保家卫国,肯定得靠自己。”

  很快。

  宋绶说道。

  从庆历年开始,大宋就成立了很多国营企业。

  晏殊迟疑道:“这个国家我倒是知道,人口不过千余户,岛上的居民肤色皆黑,人丁稀少,甚至连奴隶制都不算,好似原始社会,能干什么?”

  赵骏说道:“实际上这里人口绝对不止千户,应该只是有千户聚集为城邦.”

  众人把脑袋凑了过来。

  “那当然不是,我们是天朝上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

  人若没有脸皮起来,天下无敌啊。

  “这说明现在的菲律宾还是太落后了,那更应该给他们带去文明与开化,一连奴隶制都没有的地方,还属于原始部落结构,我们应该直接给他们带去先进的制度。”

  赵骏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了琼州岛东南端,指着地图上的岛屿说道:“就这了。”

  众人翻起了白眼。

  “不愧是你。”

  他双手一摊道:“咱们一百二十多万军队的武器装备淘汰下来,光靠陆朝在日本卖的那点军火,什么时候才能卖完啊,不多找些买家怎么能行呢?”

  “麻逸国,后世的菲律宾,这个国家在我们后世还是很跳的,离咱们又近,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麻逸国?”

  如今多年过去,赵祯的内帑非常可观,早在庆历六年就积攒了一亿多的钱币。

  但庆历七年打仗,加上科学院做实验,设立奖项,颁发奖金,赵祯自己做实验,以及灾区拨款,都是他从内帑出资。

  毕竟国库主要用于国家建设,而内帑则用于军费、科研,也算是赵祯在为国家做贡献。

  等到今年的时候内帑就只剩下三千多万贯了,还需要大量花钱支持科学院研究科技,赵骏就没有动内帑的意思。

  那些手令传达到各个贸易公司之后,这些公司就派出业务员前往大理、越朝、高丽等地谈生意。

  而且不是直接找大理越朝和高丽的皇室谈,而是找到当地一些割据的诸侯去谈。

  像大理国内看起来很稳定,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封建国家,而应该算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酋长国。

  段氏名义上建立大理,各族奉段氏为主。但兵马却归各部落族长自己节制,段氏调动不了大军。

  而高氏则掌握了兵权和资源,就像日本国的藤原家族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杨氏是前朝大义宁国的皇室,大义宁国被大理国开国君主段思平消灭之后,杨氏并没有灭亡,而是逃回了祖地剑川。

  然而面对日益式微的境地,杨氏十分不满,与高氏素来不合。

  历史上十五年后,杨氏族长杨允贤就发动叛乱,虽然失败了,可杨允贤之子杨义贞又继续反叛,可见杨氏与高氏的矛盾之深。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