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六章 目标西域,一朝雪耻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马,单膝下跪拱手说道:“报,大帅,有朝廷急令!”

  他其实知道是怎么回事。

  还有谁比狄青更合适呢?

  内乱下的西夏边境自然也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这小山丘本来就不高,黄土高原很少有超过几百上千米的高山,因为这里海拔本来就偏高,多是几十米、百来米的高度。

  亲卫对狄青说道。

  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景泰年轻一点的话。

  让曾经繁华的边境呈现出一片萧条和死寂,连生气都仿佛少了几分。

  偌大西夏王国从今年开始就已是分崩离析,再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

  “尚不知,是诏书和政制院的手令过来,转运使请大帅回去。”

  狄青是从军伍当中崛起,一路从小兵升迁,最高的时候担任过宋辽战争东路海军总管。

  有一队骑兵迅速靠近,还在山脚下就被狄青的亲卫队给拦截住。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元昊穷兵黩武、刚愎自用,以至于国贫民怨,叛乱四起。李氏积攒了三代的基业,就此烟消云散。

  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想找一个进士出身,军事能力不亚于范仲淹和张亢的文官,显然就比较困难。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范仲淹和张亢已经不可能再领兵出征。

  当时狄青非常惊讶,连忙推辞。

  狄青点点头。

  在治安严重下降的情况下,除了少数不怕死的以外,大部分汉人商贾自然也都不敢过来贸易。

  狄青其实也已经听到了后方远远地传来轻微的马蹄声。

  于是赵骏和范仲淹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情况下狄青也无法推辞,最后只能领命。

  不过由于担心西夏那边警觉,所以西北这边暂时风平浪静。

  狄青也是秘密前往西北,只带了数百卫士,没有带汴梁的精锐大军。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宋夏边境四处视察,观察敌人的边境防御情况。

  现在朝廷的命令既然到了,显然就是他出兵的时候。

  一日后,狄青回到了延安府。

  永兴军路转运使王沿已经在府邸等着他了。

  当狄青进入延州州衙的时候,王沿出门迎接,先拱手道:“狄相。”

  “见过狄相。”

  其余永兴军路转运副使郭劝、延路经略使刘平、延州知州陈如锡、延路兵马总管任福等人也都纷纷行礼。

  “王帅司有礼,诸位有礼。”

  狄青慌忙回礼,他之前来的时候王沿可没这么客气。

  因为王沿是特设边路的正三品转运使,比内地正四品转运使高一级。

  在正二品的陕西路经略使不设的情况下,他就是西北与秦凤路转运使同级的最高长官。

  虽然狄青是枢密副使,品级为从二品,级别比他高半品,但武将担任枢密院的官职向来都没太大实权,

  反观王沿是进士文官,身份尊贵,可不是品级就能抹除的鸿沟。

  没想到现在人家却已经如此恭恭敬敬。

  “狄青接旨。”

  朝廷使者站出来拿出了诏书。

  狄青连忙单膝下跪道:“恭迎陛下诏书。”

  天使说道:“令狄青为陕西路经略使,执掌陕西军政!”

  “谢陛下!”

  狄青双手接过圣旨。

  “狄相年轻有为,执掌西北军政,陕西路诸多兵马,我等上下官吏,就要全倚仗狄相了。”

  王沿走过来一边恭维,一边心中酸溜溜地感慨。

  他万万没想到朝廷居然让狄青担任主帅,而且政制院给他发的手令措辞严厉。

  里面要求陕西路所有军队和官员都必须听从狄青的调遣,如果因为违抗军令而让战机延误,朝廷严惩不贷。

  这让王沿非常难受。

  因为他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作为西北与范详同级的一把手,肯定能执掌大权。

  再不济也该派一位朝廷中枢大员过来。

  哪知道是狄青。

  这令素来瞧不起武将的文官集团很是不爽。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