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三章 庆历八年落幕,该提一提税了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将要进入为期七天的新年假期。

  之后又是天圣节、元宵节之类的各种节假日,整个一月份的上班时间不超过五天。

  今天晚上赵祯将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他在皇宫内外都挂满了白炽灯,要在东华楼上与全城百姓同乐。

  此时屋外的大雨早就停了。

  停了七八天的时间,地面是干的,但天气却是阴沉沉的,是一个多云的日子。

  宰相们今天难得没有加急忙慌干公务,而是有条不紊地喝茶,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统计部今年交上来的子。

  “今年前面十个月的税收就已经达到了1.8亿贯,等到明年二月份把今年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的统计上来,超过2亿贯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各地钢铁厂都已经走上正轨,产钢量大增。光武安钢铁厂今年一年就产了我们过去全国一年的六倍,达到了9万吨级。”

  “是啊,全国各地的钢铁厂都已经在生产,去年全国加起来钢铁产量是23万吨,令人难以想象啊。”

  “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建国初期,钢铁产量不过是16万吨。但短短九年之后,在1958年,我们的产量就增加了20多倍,达到了370万吨。”

  赵骏见到大家拿着今年统计的数据感慨万分,笑道:“之后国家把产业重心放在产钢上,到1959年一年时间,就产钢1400万吨。现在我们的钢铁产量还只是一个开始,属于起步阶段,等到路子铺开,产能提升,明年或者后年完成年产钢100万吨不是难事。”

  “那这样看来,完成五年内让大宋产全世界90%以上的钢铁要提前完成了。”

  晏殊笑道。

  庆历六年的时候,赵骏就做了五年计划。

  要求在五年内把全国钢铁产量达到年产一百万吨,让大宋产全世界90%以上的钢铁。

  看上去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实际上钢铁行业这个东西越到后面,生产就是呈指数级向上增加。

  今年可能年产10万吨。

  可有了这10万吨的产量,又有合格的产钢技术,你可以去其它煤炭、铁矿资源丰富的地方再建钢铁厂,继续扩大产能。

  这样今年10万吨,明年20万吨,后年40万吨,大后年80万吨,年年增长,年年翻倍。

  就好像建国初期16万吨,到70年后,就已经是年产10亿吨一样。

  所以现在是钢铁产能扩张的第四年,也是赵骏提出五年计划的第二年结束,第三年开始。

  等到庆历九年,顺利的话大宋的钢铁产能就能达到五十万吨,到庆历十年,大概率就能完成赵骏提出的五年年产百万吨计划,超额一年完成目标。

  “还有GDP也计算出来了,今年十个月的时间我们的GDP已经达到了26亿贯,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

  夏竦作为管财政部的宰相,看到今年的GDP增长数据,还是非常喜悦,笑着说道:“还有两个月没统计上来,如果一样比去年数据多14%的话,今年有望突破30亿贯啊。”

  “这是正常数据,甚至可以说是算慢的数据了。因为我们起点低,发展空间大,粮食产量暴增,钢铁产量暴增,市面上的东西太多,供大于求,甚至造成了一定的通货紧缩。”

  赵骏说道:“去年新出台的货币政策会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国内的市场和人口还有很大发掘空间,所以以后还会发展得更快。直到国内市场出现饱和,遇到瓶颈之后,这样的增速才会放缓。”

  “嗯。”

  宋绶说道:“看来汉龙的布局是对的,我们应该早早开辟新的市场,把大宋的商品卖到全世界去,让大宋的百姓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赵骏说道:“现在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实我已经给你们定下来了,一是继续扩大钢铁产能,然后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和蒸汽火车、蒸汽轮船业,要把大部分产能自己消化掉,提升强大国力。二是以后每年的税收政策要进行调整,适当地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用来建设基础教育和公共建设投入。”

  “增税?”

  “仔细想想,确实也该增税了。”

  “是啊,咱们这些年的税率确实太低,造成朝廷经常无钱可用。”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