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二章 探讨诸多问题,地方发展方向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罗老师说,越学法律,就越会慢慢丧失人性。

  作为掌权者,又何尝不是如此?

  以前看到网上有冤假错案,就义愤填膺,气恼于那些官员太坏,以至于无辜的人坐牢或者被杀。

  等现在自己到了这个位置,才发现难处在哪里。

  在这个刑侦技术落后的年代,遇到那种毫无线索的案子,对于办案人员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

  如果上级再要求他们命案必须侦破,那么只有两种结果。

  一是地方县尉和衙役努力办案,最终找到线索和决定性的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

  而第二种结果是什么,不言而喻。

  可若是不对下面有强制要求,则地方官府没什么动力查案,很可能让很多原本能破的案子,就这么变成无头案。

  所以这两难处境,可见一斑。

  “盗匪问题和冤假错案问题估计你们也没什么办法,这是个老大难题,历朝历代能人无数都不能解决,我也不指望你们。”

  赵骏想了想,随后又看向另外一个问题道:“谈谈地方发展的问题吧,沿途走来,你们有什么发现?”

  “额“

  几个人大眼瞪小眼。

  杨察小心翼翼道:“知院说的发现是指?”

  “知院说的是地方发展变化如何。”

  王安石还是聪明,回答道:“沿途所过,除了安利军的黎阳还不错,修建了不少工厂以外,其余地方发展怕是不尽如人意,最多也就是建了一些砖厂。”

  “嗯。”

  赵骏点点头道:“黎阳也是吃上了运河的红利,自从汴梁到滑州的运河开通之后,河北与汴梁的经贸往来就日益频繁,黎阳就在滑州的大河以北,两县隔河相望,永济渠最南端在黎阳,与京滑运河连接,自然让诸多商贩云集,地方官都不用怎么指导,百姓们自己就会聚集于此,有钱的开工厂,没钱的做手工业从事者或者做工,商业和经济自然能发展起来。”

  “那这样看来,除了黎阳之外,其它地方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地方官员并没有积极寻找出路。”

  杨告皱起眉头道:“这些地方官府是怎么搞的,朝廷多次下令因地制宜,要求各地努力发展商业,怎么这一路的县就没一个会干事的官员?”

  “杨侍郎此言差矣,关于这点,下官就要说句公道话了。”

  苏涣不满道:“侍郎久居高位,不在地方任职,又怎么知道地方官员的难处?这任期就三年,一年熟悉全县环境,第二年施政,这政策下达不过一年时间,第三年就得准备准备走人。等下一任官员到了,说不好就可能推翻前任的施政,重新布置,这一来一回,地方怎么发展得起来?”

  “的确是这样,而且说句实话,很多地方官员也不怎么懂如何发展。”

  李孝基也道:“像以前的地方官,只需要断案、鼓励农桑、夏秋催税这三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