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八章 勤工俭学(第一更)_四合院之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最少要100,现在我在这边上大学之后,他们反而要的更少了。”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有相关的工作机会。

  “另外勤工俭学只要进厂,就会发两套衣服,这两套衣服在勤工俭学之后就可以寄回家,这两套衣服里里外外好几件,还有脸盆茶盅等等的。”张海洋又开口说道。

  勤工俭学是根据学生的相关专业来进行安排,如果摩托车厂这边本身没有相关的工作机会,那么就会推荐到由相关专业的工厂进行勤工俭学。

  这点面子,其他厂子还是要给的。

  “我不回家,我就在这边勤工俭学,把挣的钱寄回家也是一样。”李建设摇摇头。

  “每年学校里面发的补助,自己用掉一部分,每年可以存100多块钱,加上寒假暑假勤工俭学,每年可以存200。”摩托车厂这边给学生学徒工的待遇,但是吃饭还是要扣钱。

  比如本来两毛钱的菜,学校会补贴一毛,然后学生只要拿一毛就可以吃两毛钱的菜。

  隔壁医学院也是一样的,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就是培养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理财能力。

  因为这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没有多少钱。

  当初这个规定也是刘海做的,因为刘海当过学生知道很多离开老家去外地上大学的大学生,手里一下子有了很多钱,有些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弄一些破事出来,要学会开始理财,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要学会算计。

  张海洋听到这话开口说道:“我在家里排行老大,我现在就是希望我的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能够也考上大学,我想我两个妹妹来学医。”

  “我也有个妹妹,大哥二哥读书是不行了,我要让我这个妹妹也读书,我跟家里人说好了,如果妹妹不读书,我就不给他们寄钱,不然的话,妹妹说不定就会嫁人。”李建设也点点头。

  张海洋苦笑的说道:“我家里父母也是一样的。”

  说到这里双方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无奈,虽然自己是大学生,但是对于家乡的习俗仍然没办法改变。

  说到农村的习俗,李建设也是摇摇头:“没办法,农村很多习俗就要靠我们来改变。”

  “其实我也不想跟家里这样说话,但是你要不说的狠一点,他们会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

  “不过好在大哥二哥现在都帮我,而且我现在能在京都上大学,村里面的长辈也会帮着我说话。”

  “当时我来京都上大学,村里面还敲锣打鼓的送,我当时县里面亲自派车来接我,可把村里面那些人羡慕坏了。”

  张海洋点点头:“我们那边也是一样的,还好,咱们录取的时候直接通过了学校,隔壁班的刘青山,据说差点就被他们村的村长给换了。”

  李建设狐疑的说道:“我听说好像是他们家里人把来上大学的名额卖了,只是后来他们家里听说来上大学一个月有18块钱,然后闹出了大家才知道。”

  张海洋摇摇头:“不是这样的,是负责接学生的老师,发现人不一样,当时老师并没有说什么,等车到了市里面的车站,才报了公安。”

  “公安直接把冒充的人抓起来,结果才知道刘青山回到家就被家里人绑起来,刘青山家里把上大学的名额卖了200块钱以及一头牛。”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