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 “聪明人”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聪明人”

  供销社。

  “可以用这买东西吗?”一位面色黝黑,满是老纹,犹如枯树皮般的老汉,手里捏着一张粮票,唯唯诺诺的问道。

  “可以。”

  柜台的工作人员扫了眼老汉手中的粮票,简短的回了句。

  在供销社门口拐弯的地方,有个投诉箱,虽然几次投诉带不了多大的麻烦,但是总归有层约束。

  老汉松了口气,他路上一直担心上当受骗,看来这东西真可以当钱使用。

  供销社的商品,比市场上要便宜,有些商品便宜一两成,有的甚至便宜一半。

  例如镜子、煤油、煤油灯、玻璃、化肥等,包括水泥这些都有的贩卖。

  只要是市面上有的,供销社都有,市面上难以看见的,供销社也有,算得上小号的贸易中心。

  当然。

  地段不一样,供应的商品种类肯定也不一样。

  像北平城,大兴县,东北台村,团建房区等处的供销社,自然是最大规模的,其余地方,规模稍微次一等,越小的地区,规模也越小。

  月末盘点。

  供销社的掌柜,看完了这个月的销售情况,然后在书桌上,写需要提交给上级部门的报表。

  报表,已经成为中华重工重要的联通渠道。

  但是对报表的要求,并不复杂,不过出现为难人的事情,只要求如实写出当月的工作情况,以便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例如供销社。

  哪些商品这个月销的多,哪些商品这个月仍然没有动销,有表性欲强的掌柜,甚至主动会在报表中提出,建议撤档此商品。

  财务部的蔡文,临时找来世子府,见到了朱高炽,满脸的沉重,双手递上一份调查表。

  朱高炽打开一看,原来是关于功效社的,开头是:“关于粮票突然大增,和供销社销量激增的调查事宜。”

  这是好事啊。

  “什么情况?”朱高炽边看边问了句。

  蔡文解释道“因为多个供销社的掌柜的报表中,有提起多了许多看上去不像是工人的顾客,也不是军户。”

  “供销社的销量,虽然每个月都在上涨,可最近三个月的销售量,高的离谱,所以引起了怀疑。”

  “所以我请了调研司去调查一番,调查的结果,根子原来出在粮票上。”

  朱高炽看完了,脸色复杂。

  人口多,代表了聪明人也多,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如此。

  粮票可以兑换等价的钱币或者粮食,有中华重工体系兜底,许久下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公信力。

  然后为了鼓励人们使用粮票,所以有了供销社的兴起。

  这个原理并不复杂。

  例如售楼部,房产公司不但自己卖房,还外包给销售公司卖房,渠道有很多种。

  保险行业也是如此,外包出去不少销售,包括信贷部门,同样有外包出去的渠道。

  中华重工的商品对外流通,并不妨碍建立自己的直销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