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6章 要做就做到底的广威将军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6章要做就做到底的广威将军

  京城。

  魏国公府。

  后花园。

  四处静悄悄的,有人往火盆里烧着纸钱,还有摆放的贡品,不时抬起头往周边看看。

  他已经吩咐过,应该是没有人来的,但是祭奠被圣人下旨处死的人,任谁也心里忐忑。

  “踏踏。”

  远处传来了脚步声,中年人皱起眉头。

  “哥。”

  听到叫声,中年人叹了口气。

  滁州是必经之路,趁着他没有防备,不管是用计还是下毒也好,直接谋害了他。

  船老大教着自己的儿子,如何分辨风向,以及认清楚航道。

  北平的军改谢贵是不满意的。

  因此徐辉祖和徐增寿的感情不错。

  军户们倒是能世袭,但松开了限制,军户可以退出军籍,转换成民籍,不过要交出军田。

  “终于解决了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需要靠海风触动帆船的时代。”

  方孝孺愣了愣。

  如此机密之事,怎么能当众问出呢。

  虽然古代中国航海有经纬的认知,但是没有达到后世的认知高度,还比较原始。

  大儿子徐辉祖和三儿子,以及幺子徐增寿为同一个母亲,他们的母亲是徐达的正妻。

  竟然想着以舆论逼迫圣人,让圣人看清楚民意。

  “我不知道。”

  早知道皇太孙身边的这些人如此无能,自己就不应该趟这趟浑水,如今可如何是好。

  燕世子不是要南下么。

  “船舶上风帆的利用,从早期的单桅单帆来说,由于帆不大,所以船的速度也不快。”

  京城周边的漆树被北平的商人承包,专门运送给金州船政,引起了龙江船厂的不满。

  “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船只的复杂性,加重了水手们的劳动。而且如果突然遇上风暴来临,又不能及时把帆降下来,就有折帆倾船的危险。”

  “大侄儿已经说了要南下京城,还有姐夫的事情,难道大哥眼里就没有圣人?”

  事实上两人的确如此。

  更有二十九年,与礼部、翰林院共同前往国子监,考核国子监师生。

  随着上海码头的开放,南北商贸日益高涨,每年大幅度提升的货物运载量,已经让漕河的运力不足。

  第一个选择是以分配的模式,合理的供应龙江船厂和金州船政,第二个选择是朝廷收回承包给商人的销售权。

  大哥不光是魏国公,还是中军都督府都督,掌领诸多卫所军事,洪武二十六年与姐夫出征残元。

  “为什么不能去。”

  甚至令人觉得荒谬的说法,其实最近的奏疏都是燕王在批复,圣人已经放权给燕王了。

  “风帆增多可以充分利用风力,甚至于可以迎风而上。”

  “最初是八方风和十二方分的气象概念,因此有先民把气象上的发现运用到了大海中。”

  他今天来找大哥,下人们都说不知道大哥去哪,他就猜到了在此处。

  大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