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2章 千户们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千户们

  “大兴和西山的铁道,经过北平城外,途径丰台,宛平,石景诸地,共五十三里。”

  朱高炽看着图纸。

  他要修建的铁道,肯定和后世是不一样的。

  铁道诞生之初非常的简陋,就是平实的土地上铺设两根铁轨,没有技术含量,成本也不高。

  为“I”形。

  后来因为载货量,时速,安全性等等的需求,逐渐发展为凹形,L形。

  要求更先进的技术,导致各种的部件也多了起来。

  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如果新的事物一开始难度就很大,也就没有铁道的问世。

  至于成本。

  铁矿要比煤矿不值钱。

  铁矿也不如煤矿挣钱。

  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铁矿炼成的铁器有价,可铁器面对的市场,有时候有价无市,同样卖不出去。

  英国的第一条铁道“零”成本。

  人工用的是矿场内部的工人,铁轨用的是堆积如山的生铁,煤老板没有付出额外的成本。

  “蒸汽机厂有冶铁车间,可以直接使用,熟练的工人不少。”小九建议道。

  然后撇了撇嘴,不高兴的说道:“听说小王爷要办冶铁厂,我师父知道后很高兴,他说了想去冶铁厂。”

  “蒸汽机厂他不管了?”

  “他说用不着他。”

  朱高炽没有再问。

  如果万三真想去冶铁厂,倒也的确是不错的人选,他本来就是铁匠出身。

  以他的技术水平,冶铁厂肯定没问题。

  “铁道的宽度,以马的宽度为准。”

  “铁轨就采用铁。”

  木头是稀缺资源,而铁轨可以铸成,又快又方便,反倒是木轨的制造成倍要高。

  后世美国为何喜欢用木枕,因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以就地取材,现代机器也能快速的制作。

  而北平和山东的气候,根据后世德国铁道公司的说法,并不适宜采用木枕。

  “徐宁,对这条铁道,你有没有信心?”

  路线的规划,是工程队的技工丈量的。

  工程队修建了三处矿区内部的铁道,现在不过是要修建的更长而已,徐宁并没有为难。

  “问题不大。”

  “一个月能修建好吗?”

  朱高炽问道。

  一天不到两里而已。

  两根铁杆,铺在平地上。

  铺设很简单。

  费时费力的是平整,和夯实土地,比起清末的胶济铁路,简单了十倍不止。

  而德国公司修建胶济铁路,在没有受到抗扰的时候,除了桥梁等工程,一天可以铺设两里。

  徐宁本想继续打包票,因为上次犯错的事情。

  可犹豫了一番,还是告诉事情。

  “我怕军户不好管,很多管事也不知道如何面对,不少人来询问过。”

  “你的担心有道理。”

  军户再穷,那也是军队,比老百姓有组织。

  同样是种地,军户是半封闭的社会,与民间的区别不小,双方虽然不至于泾渭分明,可也有无形的距离。

  “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