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见证历史的时刻_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复制过去。

  “总体来说,这个阶段我们的实验还是非常成功的,我们已经解决了很多分子结构、相变结构的合成方式,对于目标产物的合成工作,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五十左右,人工智能的预测实验成功率也在不断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继续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遇到这个实验最困难的地方了……”

  但宁晨并不这么觉得,因为连可控核聚变技术,自己都已经成功的突破了,室温超导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做出来的技术。

  不过室温超导技术,却连研究成功的希望都很难让人看到,甚至有人觉得这根本就是违背常规科学的一种技术,因为如果这种神奇的物质真的存在的话,那么连“永动机”都是有可能被造出来的了。

  包括徐洲、宋溪韵、隋枫等人,都选择了第二套方案,也只有原帅这种较为保守的老师,依然坚定的选择了第一种实验方案。

  正如宁晨刚刚所说的这样,如果是像往常那样的话,大家一定会默认采用第一种方式,因为这恐怕是大家唯一的选择。

  在宁晨之前的计划之中,认为这个实验最困难的地方,便是将月石的一种复杂的物质结构,应用到目标超导体之中。

  这些年来,人类不断的将曾经只存在于概念中的技术给复现到了现实之中,宁晨也会继续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这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如同宁晨预料的那样,在实验开始之后,大家陆续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可是在宁晨的带领之下,大家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退却,而是继续保持动力和专注度,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没想到,大家还是倾向于第二套方案的人更多一些啊。相比于传统的方案,大家更喜欢尝试一些新颖的方案啊。”

  不过有了第一个阶段的大量实验数据之后,宁晨已经想到了一些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并将这些方法向大家分享了过去。

  这让这项课题在小智这里的成功完成率,从一开始的百分之五十,不断攀升到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七十……

  当然原帅也并非是那种固执呆板的人,只是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原帅觉得第一种方案是更加保险的方案。

  毕竟曾经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虽然被认为是“永远的五十年”,但至少还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

  随着第一个阶段实验的结束,宁晨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对这阶段的实验进行总结,并计划着接下来的实验方案。

  听完了宁晨的这两种方式,大家一时之间都没有马上给出回应,而是静静的思考了起来。

  经过大家的一番思考之后,最终大家的选择结果,也让宁晨感到有些意外。

  “宁老师,其实我也觉得尝试第二种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第一种方案也最好不要轻易的放弃,万一第二种方案最终被证明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容易,我们还可以继续保留实验成功的希望。”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