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 说服李渊_我在大唐当侯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陛下,您可是误会我了。小子兴办大唐书院,出发点有三。”

  李渊道“说来听听”

  杜启解释道“陛下,这第一点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初小子曾允诺为我做事的工人,告诉他们,但凡是为我杜启效力的人,我会让他们的子嗣,能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必再窝在山村里,可以读书识字。”

  “这是我的初衷。”

  “因为不论是茶铺的工人,亦或是酒楼,还是书店,甚至羽绒服店的工人,很多人都是从山村来的,都不是生活优渥的人。”

  “这是一群生活艰难的人。”

  “他们都不识字,没有读过书。”

  杜启侃侃而谈,继续道“可这些人,不愿意自己的子嗣一辈子,都不认识字,希望他们的孩子能青出于蓝,能有所成就。小子一人力少,改变不了很多,但至少小子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

  李渊一听,脸上略微严厉的神情,也是舒展开来,颔首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赚了钱,能想到更多人,愿意去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让他们读书识字,不错,不错”

  原本李渊的担心,是担心杜启借此赚取钱财。

  李渊赞同杜启经商赚钱。

  可李渊不赞同杜启用读书来赚钱,他认为这是一个读书人基本的节操。如今听到杜启的出发点,心中放下心来。

  李渊问道“第二个出发点呢”

  杜启回答道“陛下,臣的第二个出发点,是因为大唐境内,虽说有诸多的学塾,但实际上这些学塾,多是世家门阀掌控的。”

  “真正能让寒门子弟读书的书院,却是极少的。”

  “即便朝廷广开科举,不断的提拔寒门子弟,让更多寒门士子改变命运。可实际上,还没有形成规模,世家门阀的人,依旧是多不胜数。”

  “甚至朝廷,也受到世家门阀的掣肘,很是不容易。”

  杜启继续道“小子的大唐书院,是私塾,并非官府所办。但小子的书院,只招收寒门子弟。当然,目前来说,小子的大唐书院,只招收我麾下的工人子弟,毕竟师资力量有限。”

  “暂时,不会招收其余的人。”

  “通过小子的大唐书院,便是点燃一点星火,让许多有识之士加入进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子相信,这样的一个举动,势必会产生巨大影响的。”

  “到了那时候,无数的寒门士子,都可以通过科举进入朝中。无形之中,便是削弱了世家门阀的力量。”

  杜启道“这是小子的第二个出发点。”

  李渊捋着颌下的胡须,赞叹道“你以微弱之身,有这般宏大的愿望。即便朕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你考虑这么长远。二郎,单凭你的这一番话,你的大唐书院,朕替你题字。”

  杜启道“谢陛下。”

  顿了顿,杜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