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零六章 防备_盛唐逆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通提醒了一句。

  李治也发现了这一点。

  照理说李承乾是先入宫的,应该先到。

  但应该是李承乾走了另外一条路,或是做别的事情去了,以至于到现在都还没到丽春台。

  “晋王殿下此行北征,一路辛苦,我等在后方都是受您捷报的鼓舞。”

  “是啊。”

  李治从这些官员中,也没见到朝中那些老油条的身影。

  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魏征这些人也不在。

  他们做什么去了?

  ……

  洛阳宫,含元殿。

  李世民正在召开一次内部的会议,所商讨的内容,就是更换太子。

  之前李世民已经对长孙无忌等元老大臣表明了这件事,这次的会议更是将议题近乎是公开化,所召见的老臣数量也比之前更多。

  “诸位卿家,对此事,你们怎么看?”

  李世民做最后的意见征求。

  在场众大臣,看起来都已经被李世民说服了。

  晋王李治才能卓著,以他为太子,似是最好的人选。

  魏征面带谨慎之色道:“太子并无过错。”

  光是这一条理由,就已让在场之人无法反驳,连李世民都不由沉默下来。

  要随便把一个没过错的储君位置给褫夺,换上一个才四岁的储君,天下之间肯定会有各种意见。

  房玄龄进言道:“陛下,至于更换储君之事,为何要如此着急定下呢?”

  李世民面色很阴沉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朕当年便经历过如此的痛苦,诸位卿家都是与朕一起过来的,难道不清楚此事的重要性吗?”

  “这……”

  众大臣面面相觑。

  很显然,李世民当初就是有能力的皇子,而李渊也一直都是以李建成没有大的过错,一直都在对李建成和李元吉进行包庇。

  最后结果,是李世民自己揭竿而起。

  “那陛下,此事是否问问太上皇的意见?”

  高士廉的一句话,让场面更加尴尬。

  李渊此番也是在洛阳的。

  不过在李渊退位之后,一直都只喜欢游乐,至于当皇帝这种烦心事,还是安心交给儿子为好。

  但在涉及到储君更迭的大事时,李世民去征求一下大唐开国皇帝的意见,好像并无问题。

  李世民道:“最近太上皇的身体不太好,就不想拿这种事去劳烦他。”

  他目光再扫过在场大臣,又都不说话了。

  李世民大概感觉到,朝中想保李承乾的势力还是很强的。

  现在李治在文治武功方面是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问题是李承乾并没有犯错,而且李治的岁数,好像是太小了一些。

  了解李治的,知道李治的能力。

  可不了解的呢?

  都会觉得李治才是个孩子。

  李世民突然要把太子之位,从一个年长儿子手中,交给年幼的儿子,难以服众。

  “这件事,朕在今日的宴会上,就先不定下来了。”

  李世民打消了直接在当晚宴会上公布李治为太子的事情。

  “诸位卿家,你们先去宴会,这件事不得对外透露!”

  ……

  众大臣先退下,唯独长孙无忌留下。

  “皇上,现在事情都已传开,就算众位同僚不说,朝中人也早就在议论纷纷。”

  长孙无忌面带忧色。

  李世民叹道:“难道朕不想早些定下来吗?可是……阻力还是很大,可惜太子没有过错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