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二十四章:书院蹊跷_民国诡闻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如此,他肯定也不能有家人或者孩子,领养我已经是犯了忌讳,再以母子论关系,那只怕更会遭受非议,她索性认我当弟弟,用姐弟的关系来规避非议。”

  “实际上,阿姐虽然名义上是我姐姐,实质上却是尽的为母责任。”

  岳观潮听完这一点,心中恍然大悟,班婼领养班殊时已经是四五十岁,都长嫂如母,长姐当然也如母,这么长时间的照顾,他愿意用人血来喂养那么多年,也算是尽了姐弟情分。

  话时,马车穿过大宁河来到河家梁附近,老远就能看见白墙灰瓦的江南四合院,坐落在北向河滩,前有村寨后有码头,环境清幽,远离喧嚣,可谓闹中取静之地。

  下车后,班殊带着他们走上山坡,来到山门前,匾额书写“巫山书院”四个字,书院门户半掩,有朗朗读书声由远及近嗡嗡出声,甚至,还有孩子在院子打闹的动静。

  推开门户,走入其郑

  这座学堂的格局映入眼帘,这种县学类型的学堂,就跟私塾先生的私学差不多,都是宅居格局,前院、中堂、后院规整分布,其中,前院分为各类学堂,为孩子读书习文的地方,中堂多用来议事,后院就是教书先生生活的地方。

  众人沿着走廊走在屋檐下,班殊看着书院道:“这座县学是前朝的同文官学堂,维新后各地大办翻译馆学堂,这座县学也是在维新时就已经建成,用来招收乡绅富户和贫苦百姓的孩子去读书,其中贫苦孩子减免六成学费,以示官府新政鼓励耕读。”

  “后来,前朝退位后,很多同文官学堂就取消了,乡绅富户的孩子还能去私塾,穷人家孩子就又得回去种田打猪草,朝云山庄的族老就把书院给买了下来,继续招收学童。”

  岳观潮看着巫山书院,各处学堂虽然破旧,打扫得很是干净,鹅卵石地面全无杂草,确实是有人在悉心维护,否则,这样的院子早就荒废了。

  “当初,孙器也是因为这样,才到这里来教书的吗?”宋思媛问道。

  班殊点点头:“对,当时,官学堂裁撤后,根本就连月钱都发不出来,很多教书先生见拿不出钱给他们发银两,已经停讲数月,朝云山庄算是巫山当地的富户,也就顺手把官学给买下来,做了巫山书院。”

  “当年,因为招收的都是穷苦百姓的孩子,根本就收不上多少钱,能给教书先生的银两并不多,私人书院不比官府财大气粗,教书先生多不愿意过来,哪怕是过来教书,也是只教半,绝对不肯使大力气。”

  “这时,孙器刚好到巫山县,族老见他谈吐不俗,就和他商量为他提供食宿,只给少量银钱聘他做教书先生,教出状元不至于,让孩子略读书写字还是可以的,这样,书院也减轻压力,他也能在巫山有个营生。”

  班殊介绍时,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