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五章:不速来客_民国诡闻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沧海客栈在哪里?”

  岳观潮他们左右看城内的街道,也没见什么沧海客栈的招牌,好奇起来。

  班殊眼神示意他们朝城楼看去,青砖城墙之上,一座四方巨型的楼阁出现在“l”形拐角,城墙之上高约四层,四面都有悬空走廊连接各处楼阁,四面屋檐垂下灯笼,店招幌子写在灯笼上,隔着老远就见灯笼随风飘动,各处走廊都站着不少行人客商。

  “客栈怎么会在城墙之上。”

  沧海客栈的位置实在是太奇怪了,客栈不在商业街市也就算了,在城墙高处确实少见。

  班殊解释道:“这座城楼是民乱的遗迹,当年,除了这个地方外,在夯土青砖墙的尽头还有另外两座同样的城楼,算是巫山县的最高点,站在这里看江面直接可以看到对岸,一切动作都清清楚楚,这里从早到晚都有勇武年轻人巡逻,他们一日三班巡逻就住在城楼里面,从不间断。”

  “等民乱结束,城楼也就没什么用了,另外两座城楼当年就已经拆了,只剩下这一座没有拆,后来随着维新时务,这里又扩建了二层楼,被县衙造为官驿,用来接待官府派来督办工厂的维新官员。”

  “至于民国以后,这座官驿本来是该裁撤的,有私人老板看中了这里登临高处一览无余,就把这里改造成了沧海客栈,往来客商在这里歇脚,逐渐成了习惯。”

  到这里,他们已经走到城楼之下,下了马车走上走马道,来到沧海客栈前。

  这座城楼位于拐角,是座较大的塔楼,两墙互交,叠出较大的方形台面,客栈高约四层,好似五六座四合民宅互相拼合,形成高墙之上的楼阁宅院。

  这座宅院以城楼为主体,第一层墙体朝外延伸平台,另外搭建出四合院落,从第二层开始,出现走廊观窗,直到三楼逐渐化为露瞰台,出现无数堆叠错落的亭子,就好像紫禁城的角楼,屋檐窗台如燕尾鸟翅堆叠起来,看起来极为华丽。

  走进其中,城楼内部已经做了挑空,三层城楼从上到下完全打通,周围全是各色房间,按照地玄黄的规律,四字排行十二时辰,形成各式各样的房牌楼层,各处算不上简陋,有种江湖的粗犷轻奢。

  “诸位,您几个是打尖儿还是住店。”

  见他们进来,门口附近的格间走出来一个年轻跑堂。

  “哥,字寅号房,可是给出去了?”

  班婼面纱后的脸吐出一句话,大概,子寅号房就是他们曾经住过的客房。

  儿眼神疑惑起来,沧海客栈人多眼杂,倒也没往深处想,道:“早几前就住下了,您可是要住店?”

  “那人是我朋友,你带我们去上面吧,我和他已经约好了。”班婼顺手给了他几个铜板。

  “哎呦,多谢了,你们跟我来吧。”

  跑堂在前,他们在后,顺着拐角处的阶梯走上四楼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