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封王_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时辰后,惊心动魄的问政环节终于结束。

  六部官员无不暗松一口气,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

  “礼部,朕有事要问。”

  御座上的朱元璋再度点名礼部。

  礼部侍郎差点没被吓死,一个激灵窜了出来:“臣在!”

  朱元璋道:“朕有意册封皇孙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炆为惠王,礼部怎么看?”

  宗人府宗人令秦王朱樉前些日子刚被放出来,现在已返回封地,根本插不上手。

  所以礼部得帮宗人府安排这事。

  “什么?封王?”

  这一试探性的宣布,立马引爆全场。

  原来不是册封皇太孙......朱允熥内心稍稍有些失落。

  朱允炆也是低头不语,想来更加失望。

  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大臣。

  尤其是文官。

  册封亲王算什么事?

  我们要的是皇太孙!

  礼部侍郎是个从心的人,垂首道:“礼部全凭陛下安排。”

  自两年前礼部尚书李原名被皇帝骂致仕了,礼部至今没有任命新的尚书。

  他一个的侍郎,哪里敢反对。

  问就是可以!

  “臣有异议!”

  众人放眼看去,只见一个身穿二品锦鸡补子的文官站了出来。

  此人身材高大,面色白净,乃户部尚书赵勉。

  “启禀陛下!”

  赵勉道:“按制,皇太子之子为郡王,皇孙岂能封亲王?”

  明朝的王爵,单字为亲王,双字为郡王。

  如秦王、晋王、燕王、周王,皆是亲王。

  又如中山王,开平王、岐阳王等,都是郡王。

  户部尚书赵勉刚完,都察院的御史们纷纷呼应:“臣附议赵大人!”

  “臣也附议!”

  “附议!”

  出奇的是,这些家伙再无先前的畏惧,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大讲道理。

  再看御座上,朱元璋也丝毫没有生气。

  因为他规定,言官无罪。

  甭管你什么,哪怕是指着皇帝鼻子喷,也是无罪的。

  不会因为你话难听而杀你。

  当皇帝嘛,总要听听别人怎么。

  若是偏听则信,一味的从别人口中了解另一个人,那是闭塞圣听,迟早把自己给坑死!

  朱元璋经常告诫自己,当皇帝胸怀要有大气象,要容得下山,容得下海,容得下忠奸善恶。

  只要不贪和不威胁到皇权就行

  但如果你不是都察院御史,也不是六科给事中,还搁这碎嘴,在皇帝面前耍嘴皮子抖机灵。

  那不好意思,只能借人头一用。

  你都不是言官,还敢骂皇帝?

  不砍你砍谁?

  朱元璋的这个规定,不知造就了明朝多少个喷子。

  有反对就有支持。

  淮西勋贵的柱石,宋国公冯胜立马站出来表态:“臣支持封两位皇孙为亲王!”

  朱允熥封的是吴王,朱允炆是惠王。

  虽然朱元璋称帝前用过吴王尊号,但也不必过分解读。

  在朱允熥之前,还有一个宗室子弟当过吴王。

  冯胜的女婿周王朱橚,朱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