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孝心也能内卷_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中国古代,若父母去世,子嗣需守孝三年。

  准确来,是二十七个月。

  皇室和大臣们需要处理国事,自然不会像民间那样动辄数年之久。

  所以机灵鬼汉文帝发明了“以日易月”,以二十七代替二十七个月。

  朝臣们服丧二十七即可释服。

  就是这二十七,着实让朱允熥大长见识。

  朱允炆这子太有心机了!

  自朱允熥“哄堂大孝事件”后。

  朱允炆连续五日不吃不喝。

  他一边绝食,一边侍奉朱元璋,还给老头子提尿壶,就差舔屁股了。

  不得不,这子是真能挺啊!

  最后朱元璋亲自下场劝慰,朱允炆才勉强收拾了下心思,喝了一点粥。

  朱允熥听马和。

  明洪武二十三年时,太子朱标身上长了个大疖子,疼起来呼抢地,十分痛苦。

  那个时候的朱允炆,表现得非常难受,含泪为亲爹按摩,昼夜不停。

  朱皇帝从门外看到这一幕温馨场面,老怀大慰,言:“有子孙如此,朕复何忧?”

  自那以后,朱允炆的地位在东宫越发稳固。

  也能理解。

  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心中凄苦,这样的场面对他来是治愈的。

  朱允炆的表现打动了朱元璋内心最柔软之处,深得老爷子之心。

  不得不,这家伙是有两把刷子的,时时刻刻把握机会。

  朱元璋喜欢仁孝之人,朱允炆就投其所好,卖力表演。

  当然,他或许是真孝顺。

  在此期间,朱允熥也没闲着。

  他认真分析了局势。

  内卷当道,朱允熥不得随波逐流,开始走仁孝路线。

  在朱元璋面前,他表现得十分乖巧懂事,与以往大不相同。

  朱允熥拿出熬夜的劲头做戏,日夜守着朱标的梓宫。

  茶不思饭不香,时不时地哭上几声,卖力吆喝两句。

  光哭是没用的,得有观众。

  可周围都是吕氏的人,他们必然隐而不报。

  于是马和出现了。

  充当喇叭。

  双方的贴身太监,开始比拼宣传能力。

  朱允炆身边的太监名为毕养德。

  是个吹逼能手。

  但他和马和比,还差点意思。

  人家马和机灵、博学,长得又威武,和宫女们沟通起来,很有优势。

  马和用实际行动告诉朱允熥:人才对创业团队的重要性。

  他的社交能力太强了!

  只用了不到三时间,就和东宫所有太监宫女打成一片。

  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

  牛逼!

  立人设的效果是显着的,包括朱元璋,所有人对朱允熥的好感度不断+1。

  可惜都是,朱允熥几乎没有机会和朱元璋搭上讪。

  自从废除了丞相制度,原本就勤政的老朱每更加忙碌。

  据史书记载,从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

  平均每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