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四章 蓝玉下狱_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浙江,杭州府。

  大明朝最大的丝绸织造作坊聚集于此。

  一眼望去,全是织机!

  满满的工业感,朱允熥甚至怀疑自己穿越到十九世纪了。

  普通的织机有一丈宽,横着就排了五架,一直往后延伸,足有三十行!

  中间是一条让人通行的通道。

  一条道走到底。

  在杭州府官员的陪同下,吴王朱允熥像是领导视察工厂,不时走走停停,作出必要的指使。

  “一台织机每能织出多少匹布?”

  身后是几位穿着粗布长褂的商人。

  他们虽家缠万贯,衣着却十分朴素,脚上穿着平底黑色的布鞋。

  朝廷有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

  哪怕你家是产丝绸的,也不能穿。

  其中一个长相儒雅的商人步上前,脸上挂着微笑:“回吴王殿下的话,一台织机两班倒不停,每能织六尺布。”

  “六尺,太少了。”朱允熥微微摇头。

  一台织机两班倒,一个人一得干十二个时。

  盯着织机,这不得干恍惚了?

  长相儒雅的商人名叫张兴路,是浙江最大的布匹商人。

  他没有听出吴王的意思,笑着道:“民手里有三十个作坊,若能开海贸的话,可以再添二十个作坊。”

  不管是浙江的官员,还是浙江的商人。

  此时对朱允熥,都是毕恭毕敬。

  要问原因,还得是因为朱允熥掌握了处事的流量密码。

  你们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们画什么大饼。

  咱们没有冲突,全是利益相关!

  眼前这几个丝绸商人,听朝廷要开海,在杭州府设立市舶司,一个个顿时如见了活祖宗一样。

  其实早在大明还未立国前,朱元璋当吴王时,就曾在太仓州黄渡镇设立市舶司。

  洪武三年因太仓靠近京师,于是改设在广东广州、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各设立一个市舶司。

  到了洪武七年又废止了。

  明初设立市舶司,主要是为了诸国朝贡。

  广州的市舶司,专为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

  浙江宁波的市舶司,专为日本朝贡。

  泉州的专为琉球朝贡而设。

  机织声此起彼伏。

  几个商人正微笑着陪着朱允熥在通道中边走边看。

  “此处太吵了,请殿下去前厅稍坐。”

  张兴路做着手势引路。

  一行人走进大厅,立刻便有十几个仆人端着茶具上来。

  客厅又大又亮,装修的很讲究。

  一色的紫檀木茶几,各摆着一把紫檀木雕花圈椅,

  张兴路微欠着身子:“请吴王殿下上座!”

  “嗯。”

  朱允熥毫不客气地在上首椅子上坐下。

  杭州知府端坐在在下首第一个位置上,其他官员依次,屁股半坐着。

  几个商人没有落在,站在一旁。

  干练的仆人开始上茶,他们如同耍杂技似的。

  碧绿的芽尖慢慢浮上了茶杯水面,散发着浓浓的茶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