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三章 黄金失窃,多起命案_神探:睁开双眼,我被铐在审讯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研组在睢城的第二次会议,陈益严肃了不少,分管刑侦的副局长王胜荣也来了,和刚来睢城的第一次会议相比,气氛有些凝重。

  首先是去年的622毒杀案,案情虽然多少曲折了一点不是那么好查,但绝对是有迹可循的,睢城刑侦支队一年都没有侦破此案,甚至连高慧梅这个嫌疑人都没有锁定,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接受批评。

  郑从亮默默不语,内心对陈益的指责倒也没有抗拒,睢城支队没有破的案子,调研组来了两天就破了,这是事实,很说明问题。

  当然,这里面也有睢城支队已经大量试错的原因在里面,百分之九十的线索和嫌疑人都查了,调研组要做的就是找到剩下的那百分之十。

  没有错误,但需要提高刑事侦查能力,重点是对犯罪心理的把控和分析,怀疑一切。

  有些案子根据线索去调查不一定有结果,这种时候就需要逆向侦查,先推测结果再去验证,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丰富的经验和大胆的想象力。

  现实永远比想象还要扯淡,所以理论上你怎么想都不过分,刑侦本就是试错的过程。

  接下来就是破案率倒数第一的事情了,数据量化肯定会有最后一名,无法避免,这也许不是睢城刑侦支队的问题,但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一,陈益代表省厅调研,该敲打还是要敲打。

  最后,就是睢城刑侦支队的未来。

  “改革,创新,多总结,多交流,大胆启用新人,告诉他们不要怕出错。”

  陈益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大家都在低头记录。

  可能是想多了吧,郑从亮觉得陈益在点自己,是不是该退居二线。

  上次会议夸了自己一通,这次全变了。

  谁让睢城是倒数第一呢,他自信已经做得很好了,没办法,结果不是假的。

  犯罪率不是最高,破案率却是最低,谁来调研都得先把管刑侦的骂一遍,陈益算客气了。

  王胜荣想为郑从亮说点好话,但组织了半天语言不知该从何说起。

  资历?哪个支队长没点资历。

  能力?那个支队长不是能力过硬。

  功劳?眼前的陈益虽然年轻,但可是经历过九死一生,据消息了解还有受害者家属给他下跪过,声望极大,在他面前谈功劳有点自取其辱。

  算了,不说了,调研组愿意摆在明面上,至少不会问责。

  “卷宗拿过来。”

  陈益说的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后冲郑从亮他们招手。

  郑从亮赶紧吩咐手下去搬卷宗。

  两年前全国范围内有过一次积案清理,是帝城警部刑侦局发起的,标号“春秋行动”,意思是从春天到秋天的六七个月里,全力整治悬而未决的案子。

  成效还是不错的,陈年积案清理了六百余起,其中二十年以上的案子四百起,最长悬案年限四十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