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50 章 蜀地做官_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只是在皇宫宴请将领,相关的奖赏还得等待兵部和军营对相关名单和成绩统计报送上去,核准无误才能进行封赏。

  另外还有几万将士驻扎城外没有进入城,苏韵也早已安排下去,向军中提供猪羊鸡鸭等充足的美食犒赏士兵,城内城外共同庆祝。

  战争结束,如今北边已经有许牧通和刘二虎率军守卫,暂时不需要那么多的士兵,适当地放一批人返乡过日子。

  苏韵参照现代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让兵部对军队进行改革,采用职业军、固定兵役和民兵相结合的方式重新调整军队,以达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的目的。

  并传令下去,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举国上下定调“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和教育。

  农业是根本,是所有一切的保障。

  商业是串通各个行业的一汪活水,有了这汪活水,经济才会变得繁荣。

  至于教育,是重中之重。

  人的肉身可以毁灭,但思想却不行,人们往往会执拗于他们的某一思想,不死不灭。

  尤其是坚持了上千年的理念。

  未来新旧思想之间必定会有一场战争,解决这场战争的最佳方式是新教育的普及。

  当然,倒不至于让所有人立即摒弃旧思想,完全投入新思想新理念中来,至少苏韵她们当下所制定的教材,也没有大胆到将所有旧有思想全部一杆子打死。

  去之糟粕取之精华。

  规定了启蒙的教材,绝对禁止类似于《女戒》《女训》《女德》等专门约束女子行为和思想的封建书籍,禁止一切迷信书籍,非国家规定的教材不得进入书院。

  将算术列入学堂必学必考科目,全部引入阿拉伯数字,规范加减乘除,加入空间与几l何。

  弘扬科学,宣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更多地启用年轻的夫子和年轻的官员,如此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腐朽思想进行制衡。

  这日,苏长宁来向苏韵辞行。

  他今年二十一岁,考中进士,不过名次靠后,苏韵原本想给他安排一个在蓟城的官职,他却拒绝了,执意要去益州。

  苏韵道:“父母都在蓟城,你自己跑那么大老远,以后逢年过节,如何膝下尽孝?”

  苏长宁面色赧然,道:“父亲巴不得我能走远一些……”

  苏韵听到这话,不禁愕然。

  当年苏学林并不认同她的政治观念,选择在沥州大河村种地,但自从定都蓟城后,苏韵还是把他给接了过来,苏家人如今都在蓟城,怎么能留他一人在沥州,如今他年纪大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照顾不到。

  苏学林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跟着来了蓟城,苏韵按照他的意愿找了个郊区的庄子,让他在那儿种地。

  父女二人关系不好不坏,但随着越国统一,他也已经不再执着于什么政见,不过倒是越来越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