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二章 量词一律放后面!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江涛拿出昨天周密起草的讲话稿,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说实话,周密写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恢弘大气,逻辑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内容详实,还有一定的文采。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可以当作范文材料了。

  可这不意味着尽善尽美。

  材料,永远没有完美的。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写材料的人当然追求最漂亮的结构,最好的切入角度,最准确的用词,最丰富详实的资料,最精深的思想,但总有更匀称的结构,更巧妙的角度,更生动的用词,更具体的数据支撑,更深刻的思想。

  就好比把一段绳子一分为二,永远也分不尽。

  再一个,这只是初稿,后面还有修改的空间。

  材料就是这样,从初稿到最后成稿,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打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梁江涛可以提意见,而且必须提意见,他要展示自己。

  如果说昨晚打字给了周密一个惊喜,今天给材料提意见则更为关键,能让周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他的价值!

  毕竟,研究室是靠材料说话的。

  梁江涛是个写手,而不是打字员,这一点他非常清楚。

  他要向周密证明,他能写材料,而且写得很好!

  梁江涛从头到尾认真阅读材料,大脑飞速旋转,不时用铅笔划着、写着,仔细斟酌着。

  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错误。

  梁江涛越看越觉得周密的材料水平很高,观点、结构、资料排布等大的意见短时间内他提不出来,也不方便提,可小的细节方面他至少能提十点意见。

  这些细节除了两处是硬伤,剩下的都是可改可不改的,改了则更加完善,还有一两处是从梁江涛的角度看改了更好,究竟需不需要改还有讨论的空间,有个人行文习惯在里面。

  如果按梁江涛以前的性子,这十点无论如何他都要提出来,可重生后他变了。

  他想到前世一个老领导跟他说过的话:“材料都是每个人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意见可以提,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谁也不想自己的材料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

  “硬伤当然要提,不然被领导发现了还是写手挨批,这是实打实的帮助,没人会拒绝。至于可改可不改的,就要慎重了。一个材料,可改可不改的问题最多提三个,而且只提自己最拿得准的三个,多了就不要提了。”

  当时梁江涛听了这话不以为然,觉得老领导迂腐,有话就得说,有意见就得提,充分讨论碰撞,材料才能尽善尽美。

  如今再想起这话,已觉得非常有道理。

  拿起橡皮,把几处可改可不改的意见擦去,这样也能给其他提意见的人一点空间。

  “行啊,小梁,挺早的啊。”

  9:00左右的时候,周密进来了,看见梁江涛正在伏案工作,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