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章 在京城买房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这还没完,弟弟明年是要在京城高考的,还需要挂靠一个学校,这件事得找梁康。

  一个电话说明了意思,梁康立刻说没问题,好说,显得很热情,当即表示晚上他请客,边吃边谈。

  梁江涛当然说他请。

  梁康这个职务级别不高,只是正处级,但权力不小,掌管淀海区全区中小学教育资源。

  京城虽大,但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区,是城西和淀海。

  城西小学比较好,淀海中学和大学比较好。

  妥妥的教育高地。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京城人、新中产阶级、虎爸虎妈形成群体,将京城教育搞得越来越卷,竞争越来越激烈。

  教委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若干年后,淀海区的教委主任地位变得比正厅级干部还高。

  到哪个单位视察,哪个单位都高规格接待。

  没办法,哪个单位都要解决干部职工入学的问题,县官不如现管,和教委主任把关系搞好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你不敬他,最后还是你自己麻烦!

  有传言说,要想上一个区的学校,要么找区委书记,要么找教委主任,找区长都不好使。

  梁康不仅仅是手里有权力,而且对政策方面非常熟悉。

  他在教育领域浸淫多年,这里面很多政策都是他参与制定的。

  所以知道背后的所有东西。

  在他的指点下,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梁江涛的意图。

  梁江涛跟他说的很直白,就是弟弟明年要高考了,想从汉东来京城考。

  需要打点花钱,尽管开口,根本不成问题。

  梁康道:“这个不着急,按京城现有的政策,只要有户口,建了学籍,就能在京城参加高考。”

  “有户口,刚在平昌区办妥了,过几天就能迁过来。”

  “哦,那就得在平昌区建学籍了,除非在淀海买房子,如果买了房子,学籍好说,我一句话的事儿。”梁康试探着问道。

  这意味着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梁江涛大方地说:“我正有此意,想着在淀海区买套房子,平昌区只是落户的跳板。”

  开玩笑,当然买淀海的房子,后世涨得飞起,一二十万一平米,还有传说中的万柳书院,一平米均价三十多万!

  梁康一听眼前一亮:“那就好办了,只能把户口迁过来,学籍的事儿我来办,尽快弄好,年前就来京城读书,明年就能顺利高考了!”

  同时,心里暗暗咋舌,梁江涛年纪这么轻,那么有实力?

  大几十万的房子说买就买?

  淀海一般的房子都得三四千一平米,好一点的得七八千了。

  要知道,现在刚参加工作的公务员一个月还不到一千块钱收入。

  大几十万是他们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金钱。

  “这样,梁大哥,我妹妹的户口也过来了,她现在读初三呢,明年想让她参加京城的中考,就在京城读高中得了,也请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