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五十五章 “内阁”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本上成为了梁江涛的“一言堂”,他的意志能完全得到贯彻。

  他唯一的坚实盟友就是吴爱玲。

  其他副县长,基本都是齐天的人。

  人数虽多,但从刘刚以下,基本都是“酒囊饭袋”。

  靠拍马屁上来的,能有什么本事?

  自身能力不强,即便想要给梁江涛捣蛋,也根本无法起到掣肘牵制作用。

  不能为反对而反对,总得说出个理由来吧?

  在哪里都得讲个道理。

  何况面对强势的县长。

  何况,梁江涛做的都是堂皇大道的事,对县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根本挑不出毛病来。

  即便偶尔提出一两条反对意见,也是苍白无力的,根本不需要梁江涛反驳,只是看着他们冷冷一笑,他们自己就慌了。

  因此,刘刚他们看着梁江涛的提议一个个变为现实,只能干着急,什么都做不了。

  为此,齐天把刘刚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骂了个狗血淋头,“没用,一群废物,那么多人连一个娃娃都解决不了!要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刘刚只能哭丧着脸,啥办法都没有,啥问题都解决不了。

  同时在心里腹诽:“齐老大,您厉害,您倒是想办法把梁县长给办了啊,您自己都束手无策,让我们出头管什么用?”

  当然,这是题外话。

  总之,一般情况下,人海战术能取得优势。

  但遇到梁江涛这样的狠人,就不起作用了。

  他只需要少数个信得过、优质的人才,就能打得这群乌合之众抱头鼠窜。

  人数多,也不过是“送人头”而已。

  按道理,齐天有人事权,这是最重要的权力。

  如果没有用人的权力,事权和财权反而都是虚的。

  但现在,梁江涛反其道而行之。

  拥有独立的事权和财权。

  虽然没有人权,但通过各种手段搞定了几个关键的位置,再把这些有限的人用好、用足,就够了。

  齐天的人事权反而成了空中楼阁。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更加印证了一个道理,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

  县委书记是一把手不假,但能力超强的县长依然可以对其形成有效的制约,甚至架空。

  当然,前提是县长要行正大光明之事,顺势而为,得道多助。

  “是!”黄淮听了梁江涛的安排,豪情万丈。

  在场所有人的情绪都被感染了,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不仅是预见到自己的级别、职务和功绩的上升,更重要的是切实感觉到了自己在为燚城县乃至整个社会做贡献,有满满的获得感!

  这种感觉,是一种高级的成就感。

  此时,他们如同燚城县政府的“内阁”一样,在一个小范围内谋划大事。

  其实,大会办小事,小会办大事是华夏官场特色。

  重要的决策,都是领导和一小撮绝对信任的人制定的。

  这种文化,源远流长,从汉武帝时的中朝制,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就有体现。

  他们这几个人,共同构成了梁江涛仕途之路的最初班底,绝对忠诚,堪称“带刀侍卫”,若干年后,也都获得了惊人的成长,最差的,也在重要厅级岗位上退休。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股推动燚城县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在缓缓形成。

  很快,梁江涛和燚城县,将会名动全国。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