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车改革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公务员购买私车,鼓励私车公用。

  梁江涛专门召开全县公车改革动员大会,强调一定要敢为天下先,切实把车改这篇大文章做好,减轻财政负担,塑造机关干部形象。

  如果有人阳奉阴违,搞变通执行,一定会严格依法依规处理。

  轰轰烈烈的车改开始了。

  很多局委办和乡镇干部很抵触,这意味着他们的进口车、合资车要换成便宜的国产车,而且开支必须严格规范,这等于给他们套上了一道很大的枷锁,浑身不舒服。

  很多人私下里抱怨:

  “这不是瞎搞吗?我们每天上山下乡,还要去市里省里开会跑项目要资金,如果要管的这么细的话,我们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么抠抠搜搜的话,还要不要发展经济?”

  “我堂堂一个大局长,不坐公车难道要去挤公交?和那些泥腿子搞在一起,这不是礼坏乐崩纲常沦丧吗?”

  “好好的一辆车,喷上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油漆,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单位现在那么多司机,减少了那么多车辆,他们去哪里?天天打牌玩吗?”

  各种怪话说什么的都有,但慑于梁江涛的权威,表面上大家都坚决拥护,坚决服从,恭恭敬敬。

  当然说这些鬼话的,基本上都是实权部门的领导。

  对于一些小单位,穷单位,比如档案局、史志办对这件事情反而比较拥护。

  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超标配备、浪费使用的问题。

  看着其他大局吃香的喝辣的,本来就心里不平衡。

  现在其他局也拉平了,心理上好受了很多。

  还有普通干部都高兴,拍手叫好。

  他们本来就没有资格配备专车,这个政策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影响。

  反而给他们发了车补,这可是真金白银啊,每月都有,因此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拥护。

  尽管说什么的都有,但改革的大旗一旦举起来,那就不会轻易落下。

  纪委、发改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安局交警队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共同把这项政策落实好。

  尽管很多人不情不愿,但县委县政府态度坚决,措施有力。

  关键又有检察院和纪委的人在后面盯着,谁也不敢阳奉阴违。

  纪委实时暗访,跟交警队到酒店门口盯梢,发现公务车辆立即登记检查。

  县民政局长,把车停在西州的洗浴中心,被蹲点暗访的纪委和交警人员当场查获,同时还发现了其他行政违法问题,给予记大过处分。

  县河砂管理局局长,一辆车一年花费二十多万,数额特别巨大,被立案调查。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都是虚假开支,其实是购买了高档烟酒、购物卡、消费卡等,责令退赔,给予记大过处分。

  县乡镇企业局局长,长期借用煤矿的高档轿车使用,有关规定出台后还不收敛、不收手,企图蒙混过关,被给予警告处分。

  几次下来,搞得领导干部都怕了。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