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二十八章 农业产业化道路_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扶贫先扶志,关键是要建立创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农村、农民有了自我造血能力,才能真正走向富裕之路。

  因此,梁江涛把发展特色农业,当成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他要做好这件事情,带领全县人民趟出一条路来。

  梁江涛的脚步走遍每一个乡镇,认真细致考察特色资源、土地禀赋、产业基础等。

  在他身边,还围绕着很多从京城和省城请来的农业专家。

  有中科院农业所的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省农业大学的系主任……

  他们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育种技术……

  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科学思路:要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区域化。

  市农业局局长王文斌也几乎全程跟随。

  燚城县的特色农业发展得到了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也是市里力推的一张名片。

  “关键要找准燚城的特色资源,我看了一下土地和气候特点,这路适合种植小米、高粱,还有党参、黄芪等药材,还要大力发展养殖业,同时建立罐头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现在有机食品在大城市里也越来越受欢迎,市场越来越大,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力。”

  “资金也很重要,建议多向农业发展银行争取专项贷款,我听说财政部和农业部近期将下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村镇农业企业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可以积极争取!”

  “发展特色农业不能仅限于引导农民种植,还要大力发展规模畜牧业、水产业、林业,还应当通过各种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产业集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拓农民增产和增收的渠道,拓展农业产业链……”

  “有很多好例子可以学习,比如说河南的双汇,内蒙古的蒙牛,都是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道路的先进实践。”

  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建言献策,都很有价值。

  梁江涛频频点头,让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和农业局局长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此外,楼继明主动跟梁江涛联系,表明想过来投资产业化农业。

  他现在的生意越来越做越大,成为汉东省名列前茅的农民企业家。

  他的经营范围已经不仅仅限于白酒,而是涵盖农业和食品业,在大棚蔬菜、食品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梁江涛一听十分开心,这不是打瞌睡有人送枕头吗,两人一拍即合。

  楼继明第一批投资六千万。

  他现在很有实力,后续还要追加投资。

  梁江涛当年对他有大恩。

  他过来,既是为了报恩,更是为了抱大腿。

  跟着梁书记干,肯定少不了赚钱。

  而且这是一尊大神,抱紧了,这辈子的靠山都有了。

  作为从乡镇起家的企业家,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

  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找靠山。

  梁江涛,就是最好的靠山。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