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小信王与天启的投缘_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洒洒的万言书,张皇后忙着安慰他。

  可天启最希望的“诸臣、群臣”,这回却全都哑巴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众正盈朝!众正盈朝啊!”

  重真也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总之天启很喜欢说,一说就满身的愤怒与沧桑,令他不得不想起经年之后崇祯所说的那一句千古名句——诸臣误我。

  敢在这个时候勇敢站出来的,也就重真一人了。

  “遣信王代朕,督师西北!”

  天启的谕令一下,哗然顿时充盈了整座京师。

  无论是没有功名在身的儒生,还是身在朝中的儒官,尽皆上书,从华夏的三纲五常到大明的祖宗法度,控诉这一行为的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矩。

  尤其是委身于权阉的阉派官员与儒生,堪称上蹿下跳。

  东林院派则大部沉默,坐看好戏,唯独几个无关痛痒的小家伙发了几句牢骚。

  谁叫权阉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利,信王若是异军突起,开大明自成祖靖难成功之后历届帝王之先河,最受冲击的无疑便是阉派的利益。

  “既然是敌对的利益,那么关我何事?敌人的敌人,便是我的朋友。”

  重真其实是蛮痛恨这句话的,因为他始终认为华夏之所以能够传承五千年而屹立不倒,靠得便是民族之魂,民族之脊梁,民族之精神,而不是所谓的策略。

  策略只能针对于一个时代,却无法持久,更是无法长久。

  然而民族魂、脊梁、精神,便如大江大河那样,得以滔滔不绝,源远流长。

  离开京师的前一天,天启唯独放了重真一晚上的假,让他回家陪陪老婆孩子。

  这一夜,周玉凰主动拉着小伍,三个人钻进一个覆盖面积很广的被窝里,温馨地谈了一夜的心,重真也确实做了一晚上安分守己的平头老百姓。

  啥坏事儿都没做,更别说开车乃至推车了,反正开飞机更是想都不用想的,谁叫周玉凰和小伍,谁都不曾拥有飞机跑道这种奢侈的场地呢?

  “老子的命咋就这么苦呢?才歇了没几天,就又要奔忙了。老子来自大明辽东,现在所要去往的,却是大明西北。嗯,其实也挺好,大西北,老子来了。”

  从信王府徒步至皇城午门,重真望着前方这座被风雪肆虐得模糊了许多的深邃宫殿,瞬间的迷茫之后,便是浓浓的自信,以及淡然处之的洒脱。

  这个来自大明辽东的少年,终于可以再一次地披甲上阵了,并且披的,乃是独属于他大明信王的那套金灿灿的布面甲。

  这甲实在是有些臊包,但防御性能也确实达到了这个时代铠甲技术的最佳,据说还是在十七岁生日那天,天启特意赠予的呢。

  由此可见,天启对于他这个五弟,确实还是颇为关心的。

  周遇吉黄晓腻袁七等人,也都等来了再次披甲的机会。

  尤其是周遇吉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