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误会?_少年武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人各有事情,因此在这边呆了两天。董广将自己的笔记做好,一身功夫虽然还是在换劲中期,但是对拳术的运用已经要比之前好很多了。

  杨松祎也整理好了自己的方向,把自己的主要目标换成了这一次游历过程中的感悟,其次是地方的风土人情,最后才到与道观之间的交流问询,以及补充粮草。

  时间也耽搁了不少,董广和杨松祎两个人这才向成仁道长辞行。自己背着行李,向附近的文庙出发。

  唐河文庙,现在这里的居民,也已经搞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了。只不过明清两朝唐河各代文人秀才大多都曾在此修学。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能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

  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而唐河文庙,就是唐河古代文人士子县学府邸,可以说颇有些钟灵荟萃的意思,现在更是有道士在此处居住。

  华夏整个国家的这一类古典寺庙道观,几乎都会有人安排道士或者和尚入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这里的文物,另一方面可以供游人参观,偶尔这些道士和尚,还会给游人解说。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忠义祠、文昌三代祠和文昌阁三座院落并排位于东路的南端。崇圣祠位于南端三套院的北侧,再往北为教谕宅和训导宅,占地面积较大。这几乎可以算是文庙的全部组成部分。

  有时候文庙还会免费开展一些国学课,传播一下华夏的传统文化,这也算是资源利用了,可惜,去听课的人却并不多。倒不是这些人讲得不好,只不过孩子们都有功课去做,大人都有事情要忙。除非偶尔庙前放大戏,举办庙会的时候,人才能兴腾起来。

  杨松祎和董广早上离开文峰塔,十点多就已经到了文庙外面。在偏门证明了身份,才被允许进入。

  董广刚迈入门中,就见一阵劲风袭来。作为护道人,董广连忙挡在杨松祎身前,定睛却是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在练功。

  道士其身形走步的特点很明显,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