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族学(求推荐,求追读)_从知否开始诸天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章族学(求推荐,求追读)

  等徐青芸得了吩咐出去,

  徐文辉吃完早饭,洗漱了一番,

  就准备去族学看看,

  其实本来每天一大早应该先去给长辈请安的,但是徐文辉要学习功课,还得练功,住的又远,所以早早的就得到徐老太君的指示,

  请安的事情一周一次就可!

  徐家的族学在侯府东北角,在二叔徐耀宗居住的克己堂北边,和徐文辉的修身堂正好对应,还靠着东山墙,

  东山墙还开了个角门儿,方便居住在侯府之外的旁系子弟进出,

  徐氏族学内部分文武两院,

  学子都是徐家的亲朋族人,由侯府出资创办,一切开销也都是由侯府承担,包括午食一餐,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族学本来只有文院,是徐文辉后来新增的武院,

  因为这个文院说是书院,其实规模并不大,有些鸡肋,

  当初徐家没有在开国之初,文武壁垒不大的时候像越国公府一样由武转文,

  是传统的武勋世家,

  所以到了根本请不到那些很有学问的先生,

  教习仅是由一个没有门路的老举子和两个老秀才担任,

  就这一位老举人还是当年沾了恩科的光,考上举人纯属侥幸,其实也就是个秀才的水平,

  这样的文院也仅仅适合开智,想要依靠文院考取什么功名,那基本就和做梦差不多,

  所以自从徐文辉去年考上秀才的功名之后,

  就很少再来文院,顶多就是作为侯府的继承人为了表示重视过来看一看,

  相比起文院,徐文辉更重视自己创立的武院,

  徐家是以武立家,这些年虽然文道大昌,世人重文轻武,但是武将之路才是徐家的根基,

  虽然徐文辉自己为了安全不走武将之路,但是其他直系旁系却是无妨,要不然就浪费了侯府大好的资源,

  所以徐文辉穿越之后尤为重视徐家的武院,除了寻常的刀枪剑戟,骑术,射艺之外,

  特意从记忆中慕容家还施水阁里挑选了一批,伏虎拳,蛮牛拳之类的打熬身体,增长气力的外家功法,

  用来培养徐家亲族的年轻一代,学成之后都送到了边疆战场或者南方叛乱之地,

  如今几年过去,第一批武院结业的二十人已经颇具成效,

  虽然还没有将军,厢指挥使之类的高级将领,但是营,都指挥使之类的中低阶官员已经不在少数,

  这些人可都是实打实的军功,根基扎实,前途不小,都是侯府坚实的羽翼,

  将来侯府主脉有他这个侯爷,侧翼又有一帮手握实权的小弟呼应,

  也可保他们勇毅候府的声势不弱于人!

  这里简单说一下大周的军制,

  大周的军制和记忆中宋朝仿佛相似,但是也稍有不同,

  从高到低分为军,厢,营,都四个级别,

  其中最小的单位是都,每个都大约两百人,主官为都指挥使一人正八品,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