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官家亲征是有苦衷的!_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宇文玄中去西北帮办过军务,这些西军将领他都熟。

  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不再有了。

  “御驾亲征,用哪里的兵?”张择端继续问道。

  “是国公。郑相暴毙后,郑皇后在外朝失去强援,加上东宫羽翼渐丰,与郑后日渐疏远。郑后心中恼怒,于是转了心思,把宝押在六哥、七哥和十二哥身上,尤其是六哥身上。”

  “辛叔献、辛兴宗、辛企宗、辛永宗父子四人与童贯关系匪浅,辛企宗、辛永宗还是胜捷军将领。童贯倒台,他们被闲置。

  “呵呵,用哪里的兵,都不会用西军。”宇文玄中冷笑地答道。

  政和八年,乔贵妃御前失态,被贬入冷宫,不多久病死.”

  “好,算他一个。十一哥也是明达皇后所出,多得公主照拂。十二哥乃懿肃王贵妃所出,其母在政和七年去世,但是舅家势力不容小视”

  九哥乃修容韦氏,他母不尊,名不显。”

  宇文玄中摇了摇头:“不会是他们。”

  说不好听,西军现在就是刘家军。用西军,万一出意外怎么办?前线打起仗来,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当然要争了。争到了就是君,争不到就是臣。”宇文玄中答道。

  “是刘延庆和姚古。”

  只是几位皇子各成一派,勾心斗角,这朝中的局势,就更加乱了。难怪官家如此烦恼!”

  亲儿子都不一定信任,何况只是女婿。

  少宰白时中身兼知枢密院事,但他就是根墙头草,对倍受宠幸的刘国璋和蔡攸绝不得罪。精力多放在中书省与王黼争权,所以有名无实。

  宇文玄中和张择端对视一眼,“从西军调?调谁?”

  但两人名气不小,是西军“名将”,加上这几年刘延庆在汴京四下活动,多与权贵往来,攀上某棵高枝,被举荐到官家面前,顺带手把难兄难弟提携了一把。

  国公,有人把西军摸得很透啊。”

  战后,刘延庆被调来汴京,担任宣抚使司驻汴京办主任,姚古被调去镇守宁夏州,都算是被边缘化。

  宇文玄中的话猛地砸开了张择端脑子得那扇门。

  刘国璋缓缓地说道。

  “没娘的孩子懂事早。六哥和七哥在乔贵妃病死后,发愤图强,恭顺温良,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诗词卓越,文采横溢,深得官家喜爱,在士林的地位,已经不输三哥。”

  “审言,你把宫里的情况再说说。”

  宇文玄中一拍折扇,“没错。这就两难了!给谁也不是,干脆,官家自己上。”

  “所以才有这御驾亲征!”张择端一拍手掌,疑惑全部解开。

  是啊,官家的几位皇子都长大了。

  “八哥乃明达皇后所出,与公主一母同胞,在公主的照拂和提携下,八哥名声大震,有当年三哥之盛。

  这两年夹着尾巴做人,圣眷似乎恢复,还被进封为郓王,但有心人都知道,他在官家心里的地位,在士林的影响,一直没有恢复。

  张择端和刘审言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一想,没错。

  “官家指名道姓了两位,就调他俩,以及所属的部将和兵马。”

  王永祥,马驰,商保田等将,都是贪腐、作战不力,被国公闲置的西军将领。但是这些人,都算是骁勇,立过军功。

  乔贵妃为什么死,在座的心里都有数,也就不点破。

  “五哥与三哥,都是王贵妃所出。虽是一母同胞,但是君臣之别,不分这些的。六哥、七哥,乔贵妃所出。

  六哥景王二十岁,七哥济王十八岁,八哥益王、九哥康王、十一哥祁王十七岁,十二哥莘王十六岁,都已经出宫开府,确实能争一争了。”

  蔡攸身为同签枢密院事,为枢密院三把手,掌握着枢密院的实权。

  刘国璋同知枢密院事,为枢密院二把手,但一会东南,一会陕西,一会出塞,在汴京的时间少得可怜。

  刘延庆和姚古在平夏之战初期,一个怯敌先退,一个轻敌大意,差点让刘国璋的部署,开局就崩了。

  是啊,这些人都跟刘国璋有怨,肯定不会是一条心。可都是经验丰富的骁将,用来领兵北伐,再合适不过。

  看到刘国璋不以为然,应该是心里有数,宇文玄中和张择端不再追问,改问道。

  “北边的情况,现在如何?”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