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君叔_老男人投喂守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也曾是受害者。”

  这一点在调查陈东升案时,姜惩就已经有了推测。

  秦数曾说,陈东升是为了推翻这个曾让他深陷痛苦的组织才深入其中,只是以他一人之力非但没能如愿,反而自己也成了牺牲品。

  难道宋慎思是想说,其实殷故也是这样一个受害者吗?

  他走后,姜惩看了他留下的资料,里面是一份殷故的个人档案,一份合约,以及几张陈旧日记的残页。

  和他所了解到的相差不多,早年殷故毕业于公大,在其导师的推荐下进入夏陂分局,与一线刑警一起外勤,出入于各种案件现场,积累了不少经验,短短半年就升到了市局。

  不过他的高升倒也不全是因为自身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有了难得一见的机遇,当时一位主任法医突发急病去世,省厅正是缺人的时候,便从市局提拔了一位法医上去,市局也同样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又把分局的殷故提了上去,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他就是再在基层锻炼个几年都未必能有高升的机会。

  在市局时,殷故跟着一位老法医学习专业技术,那个年代不像现在,人的思想还没有这么开放,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些特殊职业的人,尤其是家里迷信点儿的更嫌这工作晦气,也就没有年轻人爱做法医,殷故算是当时少有的例外,自然全局上下都像宝贝一样供着他,就怕他哪天也受不了别人的白眼,或是厌倦了这行,直接一纸辞职报告跑路。

  像他这样有才有学有吃苦耐劳的后生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错过足够悔上个三五年的,所以在市局的日子,殷故如鱼得水。

  他在市局锻炼了三年,三年之后省厅又一位老法医病退,殷故的师父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又有意提拔新人,便谢绝了省厅返聘的邀请,推荐殷故上了省厅,等到他师父退休后,局里提起殷故的人便少了,再加上人员变动较快,后来几乎找不出几个对殷故还留有印象的人了。

  而姜惩就是典型的那种应该记得殷故的人,他进市局的时间早,待的年头长,又在刑侦口,免不了和法医打交道,只遗憾他与殷故可能有短暂交集的几个月里,他还是个刚走出大学校门,还没有完全适应工作的新人,本就和殷故不熟,打过照面也未必认识这么个人,之后他偏偏遭遇了那场事故,忘记了包括殷故这张脸在内的许多事物,延误了案子的侦办进程。

  ……等等,既然他跟殷故有过交集,哪怕是一面之缘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