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 42 章_寒门学子的科举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所谓考校学问,也不会说一上来就出题考核,总归要先寒暄寒暄。

  学政大人虽有官威,但其毕竟出自翰林,相比之下,倒是文气更重一些,一瞧便是饱含学识之人。

  学政大人问道:“底下众学子便是县里学堂中的佼佼者?”

  樊凡等学童站在底下,却是不能随意应答的,除非是学政大人亲点其名。

  大塘县昔日的赵知县如今已经升迁至其他地方当知州,如今执掌大塘县一应事务的是赵知县的同门师弟——周永,周知县。如今刚上任不久,倒还不知品行作风是如何。

  周知县上前应答:“回大宗师,各学堂推荐的学童共有十六名,经过默经一道,十六取八,余下的便是这些。”

  “可曾从乡下学堂抽调学童前来参加考核?”学政大人问道。

  听闻学政大人这么问,在场的县学教谕们皆是微微庆幸,又略有些得意——幸好早有准备,料想到学政大人出身寒门,这次童子会补增了两所乡下族学,铺广了考核面。

  若非如此,当下只怕无法应答,那可就麻烦了,惹恼了学政大人可没好果子吃。

  周知县赶忙上前应答,道:“回大宗师,十六名学童中有四名取自农家学堂,以示公正。”

  “善。”学政大人捋捋胡须,微微点头,赞赏道,“农学寒门亦有大才,不可遗辜,十六取四,虽比例小了些,但这番巡游中,唯有本县能做到如此,已是难得。”

  得了赞赏,周知县喜悦之情溢于神情,念及在学政面前,又微微收敛,谦虚答道:“昌盛学风乃是属下的本职,愿在所辖之地,不遗明珠,若有不足,还望大宗师多加指点。”

  得知学政大人如此看重寒门学子的培养,周知县倒也机灵,当即锦上添花,再为自己“捞”一份功劳,又接着道:“在本县所辖的各村庄中,多设族学、社学,有教无类,学童虽相比县城少了许多,但其中也不乏出类拔萃之辈。此番默经考核中,取得首名的学童樊凡就出自乡下小村,族学里学生不过二三十尔尔。”

  以突出典型论政绩,古今皆是如此。

  “哦?当真如此。”学政大人大喜,道,“取卷。”

  这是要一阅樊凡默经的卷子。

  意外的是,底下的一众学子皆是淡淡然,并无羡慕之情。

  此事倒也不难想通,即便没有周知县推荐,学政大人查阅默经榜首的卷子也是必然之事。而在辩试之前,仅靠默经取得学政大人的好感,并非什么好事——试想,若是一开始便被捧高了,而在辩试中表现平平或是不佳,前后差距越大,落得的名声就越差。

  八名学童当中,并不乏人怀疑樊凡是否有真才实学,甚至料定樊凡在辩试中会露出马脚。

  如此想来,自然也就不羡慕樊凡被“点卷”了。

  答卷很快被取来,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