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章 相残(四)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秀全把光复都督府派去送信的使者打了一百杖的消息传回广州,在军委里面引起了一番激烈的谩骂。…≦其实军委早就有了进入上海的预案。洋鬼子们还指望通过中国内战赚一笔,光复军还得考虑怎么防备洋鬼子军事反抗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就不能对左志丹讲。至少不能在一众文官参与的会议上讲。

  在文官系统上能讲的,就是未来政策。例如光复都督府,或者说只存在宣传口的“汉王府”,在对外贸易商上开放很多港口,并不排斥外国人到中国各地做生意。执行过程中肯定要出事,从一种比较负面的角度来说,制度的完善与营运靠的就是各种突发事件,或者营运中遇到的结构性问题。一个国家有没有生命力,看得就是政府营运的能力。

  光复都督府现在活力四射,因为光复都督府有能力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能采取各种政策与制度让国家营运更有效率。

  文官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就是要建设更多造船厂,以及维修厂的问题。光复军现在的成功靠的就是水路运输。第二个问题则是在新解放的地区建立政府的问题。这几年中,光复都督府培养了大批的公务员,并且让他们参与到两广以及琼州的工作中去。现在控制地盘突然大了好几倍,摧毁了满清的政府,需要用新的政府来替代。

  第三个问题就是迁都。广州是个好地方,但是广州地处东南,以光复都督府眼下的地盘,广州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国家首都。所以光复都督府就需要迁到南京去。这是韦泽发起的。韦泽当然不会告诉这些文官,他其实更看重的乃是马鞍山的铁矿以及淮南大地之下的煤田。

  迁都不是个容易事,岭南地区一旦不是政治中心,那么如何定位岭南的政治经济体制与地位,这都是很复杂的问题。政治中心在不在岭南,岭南地区将完全不同。

  这些问题一讨论就是一天,讨论了一天也没有能有特别大的进步。韦泽耐着性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商讨。

  左志丹没有参加后面的会议,他先去了组织部询问了谁负责港口问题。组织部就是组织部,他们立刻拿出了一份中央文件,在战争时期,所有地区实施军管。由当地的部队政委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有了明确的内容之后,左志丹跑去军委找了总参谋长居俊峰。居俊峰听了左志丹的问题,他不耐烦的说道:“我不知道这份文件!要不你过几天再来,我让秘书找找文件,看看文件上怎么说的。”

  左志丹当然能理解居俊峰公务繁忙,不过这个推脱实在是太没诚意了。如果真的让秘书找文件,他现在就能下令。那个“过几天”的用词未免太**裸的逃避。

  左志丹也不和居俊峰吵架,他跑去中央文案室申请一份有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