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章 相残(八)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国藩对左宗棠的评价很高,看完了左宗棠写给江忠源的信之后,曾国藩松了口气。︽逃出条性命之后回到朝廷控制的地盘,等待他们的也是一个死。

  不过时代不同了,现在的江南,特别是江西等地,太平军与湘军、淮军、楚军呈现拉锯战。城市今天夺取,明天丢失不过是家常便饭而已。那种守城不能失守的规矩已经松弛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以前满清朝廷在兵力、地盘上对造反者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韦泽的光复军在面对满清的时候,无论是兵力还是战斗力都呈现压倒性的优势,即便是地盘上尚且差一些,可等韦泽拿下淮河以南,那妥妥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南朝。咸丰生前最畏惧的局面已经出现。

  而此时的朝中局势对江忠源、曾国藩以及左宗棠非常有利。咸丰皇帝死后,慈安、慈禧、外号“鬼子六”的恭亲王奕訢共同发动了政变,诛杀了顾命八大臣。六岁的小皇帝同治登基。

  顾命八大臣手中掌握了八旗以及绿营,解决了八大臣的同时,八旗与绿营也变得不可靠了。慈安当即就选择了新的打手,这新打手自然是湘军、淮军、楚军,这三支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不是朝廷的八旗或者绿营体系之内的军队。

  而此时江忠源收到了慈安太后的密旨,要他进京述职。江忠源极为聪明,他的得力部下李鸿章是父子两代进士。他的好友曾国藩乃是同进士出身,在中枢极有经验。大家一讨论,就知道这里头大有猫腻。

  江忠源是个什么人,他是忠义之命震动天下的豪杰,是湘军、淮军、楚军共同的祖师爷。此时若是想把江忠源叫进京城贬职或者杀了,那根本不用麻烦,一道旨意下来就能办到。费了这么大劲,千里迢迢的把江忠源给叫进京城,那定然不会是让江忠源去述职那么简单。

  到底是想防备还是想利用湘军、淮军、楚军,曾国藩和李鸿章都认为朝廷不至于对江忠源有什么不利的打算。而调动江忠源也正好给湘军、淮军、楚军找到了撤到淮河以北的理由。

  江忠源在上京之前,再次询问曾国藩防御淮河的问题,曾国藩说的极为决绝,“淮河不容有失,若是守不住淮河,大清的天下就真的完了。”

  听曾国藩表了态,江忠源说道:“涤生兄,我此次进京之后也会尽快赶回来。守不住庐州或许还有缘由。若是守不住淮河,我就与宿州同亡。”

  这话说的认真,而且江忠源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话若是让光复军军委听到的话,只怕会笑死。满清的军事指挥也就这么个水平了,对他们来说,那些战略要点是不容有失的。换个角度来讲,失去了战略要点之后,他们也就束手无策了。

  仿佛是是要考验江忠源的决心,在他准备撤退的时候,好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