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向外走(一)_1852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吴辽为首的一众高级军官被送去军校是一个开端,军队内部找到了整顿的一个标准。从事发开始过去了四个多月,到了1883年11月,相当一批军官遭到了调查,加上冻结了军队农场的人事调动,裁军算是正式揭开了序幕。

  军队是一个战斗组织,而不是资本集团。所以军队农场出现的问题基本都是一致的,最好的技术良好的组织,这些优势让军队农场效益不错。同样,大量的产出,无偿供给部队的物资的模式,还有相对较低的工资,都让农场出产权不分职责不明的特点暴露出来。大家都要从中间捞一把就已经不可避免。

  边疆还能用建设兵团的模式来解决问题,建设兵团属于一个营运组织,大家是干活拿工资,总算是有个资本的概念。不至于和原来一样,上头一句话就能决定这些资本营运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方式。

  韦泽完全公开的讲述这些内容,所以中央大部分人并没有太过于害怕自己被过度牵连。在三会召开的时候,行政部门的领导们嘴上只说“支持都督的意见”,其实心里面都是乐开了花。地方行政都不喜欢别人强行插手,特别是讨厌军队直接把手伸到地方上来。

  军队不好惹,大家都很清楚。不仅是开国将领们大多健在,军≈,..队靠山够硬。更重要的是,军队是有军事禁区的概念,他们圈一片地,真的是没人能往里闯。地方党政领导不止一次的接到过公安bu门的抱怨,说有些军人在市区和人发生冲突,他们打完人就往军营跑。这下地方上的同志很难做。

  若是野战军倒也罢了,毕竟野战军军纪严明。有作奸犯科的,野战军自己是要坚决处理。可能在市区的有什么野战军?这些都是那些军区,军分区的人。政府的主要领导们也都当过兵,他们即便是没办法真的压倒部队,但是他们很清楚那帮惹事的都是没什么正事,只是在军队混日子的家伙。现在韦泽都督要动手整顿军队,政府上的同志自然举双手赞同。

  军队整顿不可能几个月就完成,这是个比较长期的工作。而行政工作则是长期紧抓不懈的工作。三无计划的普及教育成果不错,四五计划里面除了要强化教育之外,还增加了全民卫生。当然,韦泽也终于提出了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建设问题。

  在政府会议上,韦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各省想建立本省企业的话,就用组建股份制的有限公司来办吧。”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培训越来越多,股份制有限公司对政府不是个陌生的东西。股份制,自然是投资方的来源很多。有限,则是指责任有限。当公司赔到破产,这个责任就到头。农业社会是父债子偿,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先进,虽然做不到,不过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