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像不便宜_大国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件自己拍下来,抬抬价格就可以了。

  真正想要赚钱的,还得是靠中低端去收割!

  国内这块,郑建国已经让朱景宏去收,准备放上二十年后去割那些富一代。

  而国外的克拉克瓷,则可以把精品留下,残次品卖给国际友人们。

  虽然单个价格几十几百英镑,可架不住一次性出海数量巨大,因为这些瓷器都是古代的海上贸易商们,专门大规模定制的。

  郑建国记得不知从哪听来的,说是出水的船上装了几十万件——

  当然,这并不是说郑建国想依靠这个去发财,那还不如去国内用钱圈地,那才放开没两年的房屋买卖,还没想着有人能买上几十上百套。

  所以也没有相关的限制,更不要提个人名下最多几套了,那得差不多四十年后才会出现。

  而在1981年的时候,北上广的人均房屋住宅面积不会超过5平米,有些家庭更是全家三代七八口人,挤在不到20平米的弄堂里。

  至于大龄青年结婚时,那是能租到房子就算运气不错了,至于分房子则要等到他们工作二十年左右才行,要么就拥有大学文凭。

  至于说结婚要买房子?!

  还特么的不买房子不结婚?!

  做梦都没人敢这么想!!

  那么这个时候谁敢想会有人几百套的买?

  郑建国虽然不知道未来二环内的价格会涨到多少,可他知道这会儿能买下就不会亏。

  真想躺成千亿富豪,直接捡二环内的房子买买买就可以了,这原本就是他才重生那会儿的理想。

  而且,有助于之前和裴聿铭的相识,郑建国在谈起请他回国搞博物馆时,就知道了这位老人早在他考上齐省医学院时,就为保证二环内的天际线向上面提出了建言。

  特别是拥有近六百年的紫禁城附近,老人更是明确表明了关于天际线不容破坏的态度,所以也就意味着从广场上眺目远望,绝对不会出现45米以上的高楼大厦。

  这虽然制约了二环内房地产的大规模发展,可也从侧面抬高了现有建筑在未来的价格基础。

  不让建高楼了,那就只能多占地的去建了,可是二环内就这么点地方——于是价格也就上去了。

  当然,郑建国并不知道随着时间的发展,裴聿铭的这个建议也只保证了在紫禁城为中心的两侧不会出现高层,随着时间从广场往南就开发了不少项目,站在万春亭向东便可以看到大堆建筑群。

  想到这里,心中迟疑着是不是趁着现在便宜继续买买买的郑建国,才按照约定时间给郝汉打过去电话时,便听这货张嘴秃噜了个消息:“建国,我给你把柳罐胡同到车站东街的地方都买下来了——”

  郝汉的声音里透着股显摆,以至于郑建国是把嗓子眼让郭怀怀接电话的声音咽了回去,才醒悟到这货是说了什么:“也就是说从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