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七章 东江忠烈之后_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和这个时代真正建立起了无法分割的联系。

  不仅是他给予了阎应元使命。

  也是阎应元身上的热血和才华激发了他的使命感。

  他决定忘记朱由简的名称,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朱由检。

  也许他这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朱由简本来就是朱由检的转世。

  现在的他,不过是经过一个轮回,又回来了而已!

  第二天一早,是在皇极殿举行三天一次的正式朝会。

  本来这场朝会,仅仅是礼仪性走个过场,要议事也不超过五件。

  一般需要长时间讨论的重要事项,也不会在这里提出。

  但朱由检还是突然提出一个事项:就现有锦衣卫人员进行全面清查,缩减机构和人数。

  朝中包括内阁和六部在内的文官,先是愕然,然后就是大喜。

  这是他们素来主张的,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主动提了出来。

  要知道皇帝对付文官最主要的力量就是锦衣卫。

  本来朝廷各项决策,基本都在文官掌握之中。

  皇帝自己私自想决定什么事情,内阁和给事中都可以封驳。

  但依靠锦衣卫的力量,就会存在例外。

  皇帝偶然也可以强行把自己的中旨推行下去。

  虽然这种事情并不是经常发生,而且皇帝的名声因此也会臭掉。

  但只要发生了,毕竟让人心里不舒服。

  如果锦衣卫的力量被裁削缩小,那毫无疑问,在群臣和皇帝发生对抗时,群臣的意志会更占上风。

  朱由检看见文官们喜形于色的表情,心里哼了一声,暗自道:

  “朕只说是削减人数,可没有说削减经费。”

  不过让这些文官们自以为是的高兴,没什么坏处。

  “朕思量锦衣卫大汉将军一千五百名,不过是仪仗摆设,大殿列阵好看,当今国家多事,不必如此虚费,可把大汉将军裁至两百名。”

  “此外锦衣卫左中前后右所,各清查老弱无用,削减一半。”

  “锦衣卫人数原额建制下,现有一万六千四百名,朕决意削减到八千人,列位大臣以为如何?”

  朱由检在这里留了个后门。他只说原额削减,可没说削减了原额之后,不另外招募。

  文官们却个个喜上眉梢,齐声喊道“圣上英明。”

  锦衣卫掌卫事郑士毅还有其他一些武臣勋贵,脸上有些错愕。

  有些人想要上前说话,但看了看文官们的脸色,终于还是忍住了。

  朱由检看了一眼内阁首辅韩爌,嘴角弯起一个弧度,微有讥讽之意道:

  “韩阁老这回不会封驳朕的旨意吧。”

  “陛下说笑了。”韩爌连忙躬身答道:“削减锦衣卫乃是睿智之举,臣等自当配合,怎会封驳?”

  “那就好了!”朱由检似笑非笑地点点头,接着说道:

  “不过朕要说明一点,这裁削锦衣卫,节省下来的经费,归入朕的内帑,由朕自己支配。尔等可有反对意见?”

  次辅刘鸿训一听,脸上的喜色凝住,便要上前反对。

  韩爌向他使了一个眼色,摇摇头。

  刘鸿训怔住,但随即脑筋一转,也会过意来。

  锦衣卫人数减掉,对文官来说已是方便了许多。

  至于节省下的钱,也就是二三十万两白银罢了。

  不是什么大钱。

  而且如果军情告急,皇帝就算想不拿内帑也不行。

  那说到底,这笔钱还是会用在国家公事上。

  万历皇帝积攒下来的内帑,不就是如此么?

  想明白了这层,刘鸿训脸上顿时恢复了笑意,抢先说道:

  “臣等没有反对意见,就按陛下的意思办理。”

  朱由检见官员们上套,心中得意。

  你们以为我是削弱锦衣卫,其实恰恰相反。

  旁边的司礼监太监,在朱由检示意下,正要宣布散朝。

  这时文官队伍中,忽然站出一人,朗声道:

  “陛下,臣礼部右侍郎徐光启,有本要奏。”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