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五回 历史的分歧(二)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回历史的分歧(二)

  这批学生来自各行各业,都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知识扎实的各方面精英,目的是争取速成,缓解目前人才匮乏的窘态,得到明成祖朱棣与内阁的大力支持,在农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是那么的迫切,所以才会不断出现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学实用技术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费时费力穷尽一生还不一定能出成果,导致文化人一个个风花雪月吟诗作对聊以自慰。

  而工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下限,而且是迫切需要,不管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基本上一到岗位就能发挥作用,成效立竿见影,这个时候,各地政府,各部门突然发现很多事因为没有专业的人才从而无法开展,不得己之下只好打报告向明成祖朱棣,向内阁要人。

  要人的报告雪片一样飞向京城,如果是一片几片的无所谓,但现实是内阁几乎被要人报告覆盖,这下就有点慌了,坐不住了,问题是连我内阁也缺乏人才啊,我们也需要啊,没办法之下想到了科学院,想到了大学,这就是当初开办速成班的初衷,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自己培养人才,这也是各类型大学在各地不断出现的真正原因。

  速成班的目的是好的,办法也是好的,但马和不这样看,在马和眼里这些都是种子,把他们煮了果腹就是极大的浪费,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是资本家的行为,不应成为政府的操作。

  因此在速成班开学的时候,马和与教育部侍郎,京城大学校长达成协议,师资由科学院提供,但学生的分配应以教师为主,这样才能发挥这批学生的最大效能,只要有那么几年,明帝国人才匮乏的现象就能得到缓解,六百名毕业生放到社会,恐怕连水声都听不到,这就是看到众人色眯眯的眼神时,教育部侍郎躲到马和后面的原因:别找我,要找就找马和,说不定马和好这味!

  这个时候马和不得不站出来:“各位领导,现在国家到处都缺少人才,包括科学院都是,但我们不能这样使用他们,这样使用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六百名学生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分一个还远远不够,而一个学生到一个地方能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人才只有组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这就是团队作战的理念,我们应该抛弃单打独斗的历史经验,转换思想观念,再也不能抱残守缺,而目前我们国家的人才梯队还没有形成,暂时无法组建太多的团队,科学院也在慢慢尝试。”

  马和:“我这里有一份科学院关于我们国家目前人才结构,人才数量,未来人才需求的研究报告,里面的数据触目惊心,会后各位领导可以借阅,当务之急不是这批学生怎么用的问题,而是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