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六回 永不停止的脚步(二)_魂归明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商业模式几乎不受条件的限制,但随着社会的繁荣,老百姓手里的大明元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会不会变成一个压力。”

  金融主管:“这个不用担心,实际上每个家庭的消费基本上是一个恒定的数字,多余的钱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消费,不消费就只能放到银行,在银行里只是变成了纸面上的数字,马和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曾经讲过一个典故,说有一个富翁临终前问佛祖,能不能拿出毕生的积蓄换取生命的延续,佛祖回答不能,富翁又问,那我毕生积蓄那么多的财富有什么用,佛祖回答是没什么用,不管你积蓄了多少财富,能用到的不过是上面的几张而已。这个典故告述我们,财富只有在市场上流通才有价值,否则纯粹是字面上的数字。”

  王景弘:“非常有道理,老百姓不管是消费还是储蓄,钱都在银行里,最多是名义上的主人换来换去罢了,从这一点看,大明元的流通是多么的重要。”

  商业局长:“要是那些部落不愿意使用大明元怎么办?”

  王景弘:“不愿意使用大明元,其后果就是自己的商品全部卖不出去,而自己需要的商品又买不到,最后是便宜了中间商。”

  金融主管:“就怕那些部落使用武力抗拒。”

  王景弘:“这个根本不是问题,我们国家养那么多的军队干嘛,不就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这个都做不到,还要军队来干什么。”

  会议最后决定,组成三路大军向印度半岛内陆挺进,整个周期为半年,7天后出发:

  1,中路是人口密集区,队伍最为庞大,由五个合成营护卫,目的地海得拉巴;

  2,左路由四个合成营护卫,与三分之一的舰队组成左集团,目的地孟买;

  3,右路由三个合成营护卫,与三分之一的军队组成右集团,从海上出发,目的地不限,争取到达加尔各答。

  右路的前景最难预测,应该是最为困难的一路,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关系知之甚少,完全属于探险性质,目的是找到一个港口作为立足点,对最终的结果,众人不敢寄予厚望,只有王景弘充满信心,因为他是穿越者,知道后世的加尔各答紧邻孟加拉国,是一个密集的人口居住区,以目前的交通条件,也许从陆路到不了,从海上出发那就是分分钟的事,王景弘心里非常清楚,右路才最容易达到目的,只是苦于无法说出来,解释不了。

  会议结束后,各方进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物流公司毫无疑问将重点放在左路和右路,他们的主要运力就是海运,陆路的成本太高,但也没有放弃中路,物资不管从哪里上岸,最后还

  得走陆路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像这种涉及到远洋运输的物流,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实际上真正赚到大钱还是他们,货如轮转的真真正正的受益者,很多商人都看到了这个前景,只是前期投资巨大,单个的商人或者几个商人组团仍然承受不了,在马和的建议下,采用股份制的形式,陆陆续续组建了8家远洋运输集团,加上现有的三家远洋运输集团,一共是11个,从长远的角度看,远远不够。

  其他商人基本上选择中路,运力不够就聘请周边部落加入中路大军,最后整个中路集团的人数达到了恐怖的一万人,天啊,这是灭国的节奏,起码那些部落就是这样认为的,很多小部落的人口都没有一万人呀。

  右路集团加入的商人渺渺无几,他们都是狂热的冒险者,在王景弘的暗示下,毅然决然的加入右路集团,用他们的话说:富贵险中求!

  最后他们获得了成功,把后来者羡慕得后悔莫及。。。。。。

  ()

  请收藏:https://m.xmk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